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草

时间:2025-02-11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9评论:0

紫花苜蓿,学名MedicagosativaL.,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紫苜蓿。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

  • :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度可达4-6m,侧根20-30cm,能在适宜条件下长出25-40个枝条。
  • :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开花后期会有第2次、第3次新茎生长,植株高30-100cm。
  • :枝叶茂盛,为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呈卵状披针形,叶柄比小叶短,小叶长卵形、倒长卵形或线状卵形,边缘1/3以上具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
  • :花序为总状或头状,长1-2.5cm,具花5-30朵,花萼钟形,花冠颜色淡黄、深蓝至暗紫色,花瓣均具长瓣柄,子房线形,具柔毛,花柱短宽,柱头点状,胚珠多数。
  • 果实和种子:荚果螺旋状紧卷2-4(-6)圈,中央无孔或近无孔,被柔毛或渐脱落,有种子10-20粒,种子黄色或棕色,卵球形,1-2.5mm,平滑。


生长习性
  • 气候偏好:喜温暖半干燥气候,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灌溉条件下可耐受40℃高温,耐寒能力较强,幼苗可耐6℃-8℃低温,成株-20℃至-30℃可越冬,在年降水量300-800mm地区可生长。
  • 土壤要求: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土壤的pH值为6-8为宜,除重粘土、强酸强碱及低洼内涝地外,从粗沙土到轻粘土皆能生长种植。

分布范围
  • 世界分布: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南部、阿根廷、智利、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有大规模种植。
  • 中国分布: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北方形成商品草产业集群区,甘肃、内蒙、宁夏、黑龙江、陕西、新疆、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河南和吉林等省区都有大面积种植。

营养价值
  • 蛋白质: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占总能量的15%-20%,是大豆的3倍,小麦的4倍,且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玉米高。
  • 膳食纤维:富含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 矿物质:含有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有助于骨骼发育和血液循环。
  • 维生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 生物活性物质: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主要用途
  • 畜牧饲料:紫花苜蓿产量高、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饲用适口性好,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优良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可用作牛羊等禽畜的优质饲料,能节省精饲料的使用量,提升牲畜的生长速度。
  • 保持水土:其根系发达,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在紧固土壤、阻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上作用显著,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
  • 药用价值: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此外,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 园林应用:常作为盐碱地、贫瘠土地的绿化草种和景观野花用草种。

种植要点
  • 种子处理:播种前可将种子用50-60℃温水浸泡0.5-1h后晾干,也可按1份种子加1.2-1.5倍沙子混合进行碾压,以打破休眠,提高出苗率,还可进行根瘤接种,增强固氮能力。
  • 土地准备:选择地势高燥、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或壤土,耕深应在20cm以上,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等。
  • 播种方法:多采用条播法,行距保持20厘米左右,播种深度一般为2厘米,宁浅勿深,北方可选择春夏秋播种,南方春秋播种。
  • 田间管理:注意灌溉和排水,避免积水,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在现蕾期收割为最佳时期,一年可收割4-6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