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主要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大类,以下是具体介绍:
自然式配置
- 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时,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 丛植:是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 群植: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树群所表现的是植物的群体美,对单株树木的个体美要求不严格,但要求从群体外貌上,个体树木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 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也可用于分隔空间、营造防护林等。
- 随机散布:将不同种类的植物散布在整个园区内,营造出自然生态的感觉,常常用于模拟野花草甸或者森林底层植物群落,给人一种随意而生动的视觉效果。
规则式配置
- 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 列植: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 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一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通常用于围绕特定的区域或景观元素,如圆形广场、水池等,以增强其整体感和韵律感。
- 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常用于营造整齐、有序的景观效果,如行道树、树篱等。
- 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这种配置方式使园林显得规整、简洁,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常用于规则式园林的局部区域,如小型广场、庭院等。
- 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可增加植物配置的变化性和层次感,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规整性,常用于花坛、花境的边缘布置或作为行列式种植的一种变化形式。
- 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这种配置方式在保证一定规整性的同时,能够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拉长的效果,使园林空间显得更加开阔,常用于道路两旁、大型广场的边缘等区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