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玉米种子介绍
常见的806玉米种子有金博士806、大地806、创玉806、鑫农科806等,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金博士806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76052。
- 选育单位: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3天,比对照品种吉单27晚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11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绿色,果穗中间型,穗长20.3厘米,穗行数为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5.1克,出籽率88.1%。经接种鉴定,高抗镰孢茎腐病,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镰孢穗腐病,感灰斑病。籽粒容重746克/升,粗蛋白含量8.12%,粗脂肪含量4.18%,粗淀粉含量71.84%。
-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中玉科企联合(1+8)玉米测试绿色通道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64.4kg,比对照增产5.3%。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3.7kg,比对照增产4.5%。
- 种植区域:适宜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宁夏等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在2550℃以上适宜种植吉单27的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大地806
- 审定编号:陕审玉2020060号。
- 选育单位:西安大地种苗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株形紧凑,成株叶片数18-19片,雄穗分枝数中等,花药颜色紫,株高281.7厘米,穗位高120.4厘米,果穗筒形,穗长20厘米,穗行数15.1行,行粒数36.2粒,百粒重37.9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28.6天,较对照相当。经鉴定,中抗茎腐病、穗腐病和丝黑穗病,感大斑病。经检测,籽粒容重744g/L,粗蛋白(干基)8.03%,粗脂肪(干基)4.30%,粗淀粉(干基)76.43%。
-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75.3公斤。
- 种植区域:适宜陕北、渭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创玉806
- 审定编号:黑审玉20230011。
- 选育单位: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属于北方早熟型春玉米,从出苗至成熟需要124.7天,株型为紧凑型,植株高度为273厘米左右,穗位高度为104.5厘米左右。果穗呈长锥型,穗长17.65厘米左右,穗行数为16-18行,穗轴呈粉红色,籽粒呈黄色,百粒重为32.3克左右,容重为737克/升,抗茎腐病、穗腐病。
- 产量表现:未提及具体产量数据,但通过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
- 种植区域:适合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的部分地区种植。
鑫农科806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43442。
-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张掖市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2.3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7天;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6.2天,比对照京单58早熟1.6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黄淮海夏玉米组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组株高284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黄淮海夏玉米组穗长17.5厘米,穗行数12-20行;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组穗长18.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黄淮海夏玉米组百粒重35.5克;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组百粒重36.9克。经鉴定,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高感弯孢叶斑病和瘤黑粉病。
- 产量表现:黄淮海夏玉米组,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645千克,比对照增产8.2%;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717千克,比对照增产1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1千克,比对照增产9.5%;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4千克,比对照增产10.3%。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组,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742千克,比对照增产5.4%;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713千克,比对照增产12.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7千克,比对照增产8.7%;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3千克,比对照增产12.2%。
- 种植区域: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等地夏播种植;也适宜在京津冀早熟夏玉米区的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北部、保定市北部夏播区,北京市夏播区,天津市夏播区种植。
智创806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41018。
-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和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特征特性:热带亚热带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14.4天,比对照桂单162晚熟0.5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5厘米,穗位高13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2-16行,穗轴白色,籽粒橙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33.8克。经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小斑病和纹枯病,感南方锈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84克/升,粗淀粉含量71.76%,粗蛋白含量9.88%,粗脂肪含量5.10%,赖氨酸含量0.29%。
- 产量表现: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641千克,比对照增产6.8%;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630千克,比对照增产7.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5千克,比对照增产7.1%。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千克,比对照增产4.2%。
- 种植区域:适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贵州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的低热河谷地带,云南省文山、红河、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德宏等州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正红806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43300。
- 选育单位:四川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 特征特性: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组出苗至成熟120.6天,比对照中玉335晚熟0.8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6厘米,穗位高126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果穗长筒型,穗长20.1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7克。经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和南方锈病,感大斑病、穗腐病和纹枯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62克/升,粗淀粉含量73.23%,粗蛋白含量10.56%,粗脂肪含量3.60%,赖氨酸含量0.30%。
- 产量表现: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596千克,比对照增产3.4%;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638千克,比对照增产9.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7千克,比对照增产6.4%。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7千克,比对照增产7.6%。
- 种植区域:适宜在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广西桂林市、贺州市,甘肃陇南市种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