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楂和山楂的区别
野山楂和山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 植物形态
- 植株:野山楂为落叶灌木,分枝较密,通常具细刺,小枝细弱,植株一般比较矮小,通常最高不会超过2米;山楂是落叶乔木或大灌木,树形较为高大,最高可以长到6米以上。
- 叶片:野山楂的叶片一般呈倒卵形,长度在2-6cm之间,宽度在1-4.5cm之间;山楂的叶子呈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度在5-10cm之间,宽度4-7.5cm,比野山楂叶片更大。
- 花朵:两者的花均为白色,但野山楂的花序直径为2-2.5cm,山楂的花序直径为4-6cm,相对来说山楂的花朵更大且更密集。
- 果实:野山楂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2cm左右,呈红色或黄色,无浅色斑点;山楂果实近球形或梨形,直径1-1.5cm左右,大多呈红色,有浅色斑点。
植物野山楂
植物山楂
- 生长环境
- 野山楂:多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如山坡、山谷、溪边等野生状态下,分布于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 山楂:除了野生的以外,还有很多是人工栽培的,常见于果园、山地等,在我国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种植较为广泛。
- 口感风味
- 野山楂:口感较酸,还可能带有一定的涩感。
- 山楂:相对而言酸中带甜,口感比野山楂好一些,更适合直接食用或加工成各种食品。
- 营养价值
- 营养成分种类:野山楂和山楂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黄酮化合物、维生素C等。
- 含量差异:有观点认为野山楂的某些营养成分含量可能更高,比如野山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等抗氧化成分可能比山楂略高,但并无权威的大量数据支撑。
- 药用价值
- 功效侧重:二者都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但野山楂在健脾消食、活血化瘀方面应用相对较多,还可用于治疗冻疮、漆疮等;山楂则在消食化积、治疗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等方面更为常用。
- 入药情况:在传统中医药中,野山楂常被用于入药,而山楂除了入药外,还大量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