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多肉如何种植
以下是新买的多肉种植的详细步骤:
准备工作
- 花盆选择:
要挑选透气性好的花盆,比如陶盆、瓦盆,它们有较多的孔隙,利于空气流通和多余水分排出。花盆大小根据多肉植株的大小及根系情况来定,一般比植株根系舒展后的范围稍大一点即可,避免盆过大导致积水。 - 土壤准备:
多肉适合疏松、排水性良好且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可以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例如常见的3:1:1的配比。也可以购买专门的多肉种植土,还可添加一些颗粒土,像火山石、麦饭石等,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颗粒土占比可根据多肉品种及养护环境在30%-70%之间调整。 - 工具准备:
准备小铲子、镊子等工具,小铲子用于填土等操作,镊子方便在种植时夹取多肉、整理根系等。
处理多肉
- 检查与清理:
收到新买的多肉后,仔细检查植株是否有病虫害、损伤等情况。如果有干枯、腐烂的叶片,要用镊子小心地摘除,避免其留在植株上滋生细菌。 - 修根:
把多肉根部的一些干枯、细弱、过长的根系适当修剪掉,一般保留主根以及较为健康、有活力的侧根,修剪后可以将根系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几个小时,让伤口自然风干愈合,这样能防止种植后根部感染病菌。
种植过程
- 填土:
先在花盆底部垫上一层陶粒、瓦片等,起到排水的作用,然后往花盆中填入部分配制好的土壤,填到花盆大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高度。 - 放置多肉:
用镊子将多肉植株轻轻放在花盆中,调整好位置,让根系舒展地铺在土壤上,注意不要让根系弯曲或者缠绕在一起。 - 继续填土:
接着往花盆中慢慢填入剩余的土壤,边填边轻轻晃动花盆,使土壤填充到根系的各个缝隙中,填土至距离花盆边缘1-2厘米左右即可,方便后续浇水。
种植后养护
- 浇水:
刚种植好的多肉不要马上浇水,一般等3-5天,让多肉适应新环境以及让根部伤口进一步愈合后再浇少量的定根水,沿着花盆边缘浇一圈,避免水浇到多肉叶片上。此后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原则,也就是等土壤干透了再浇透,不同季节浇水频率也不同,比如夏季高温时要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冬季低温时很多多肉会进入休眠期,也要控制浇水。 - 光照:
先将多肉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一周左右,让它慢慢适应新环境,之后再根据多肉的品种特性,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长。例如,像景天科的大部分多肉可以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但在夏季高温强光时需要适当遮荫,避免晒伤。 - 温度与通风:
多肉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在15℃-28℃之间,要避免将其放置在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环境中。同时,保证养护环境通风良好,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让多肉健康生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