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病虫害有哪些
百合花常见的病虫害较多,以下分别介绍病害和虫害:
病害
- 真菌性病害
-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花蕾和茎。叶片染病后会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灰色霉层;花蕾受害后不能正常开放,逐渐变褐腐烂。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病。
- 炭疽病:多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轮纹,后期病斑上会出现黑色小点。病原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昆虫等传播,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 立枯病:多在苗期发生,病菌从幼苗茎基部侵入,导致茎基部变褐缢缩,幼苗倒伏死亡。土壤带菌是主要侵染源,在低温、高湿、土壤黏重的条件下易发病。
- 细菌性病害
- 软腐病:主要危害鳞茎和茎基部。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组织软腐,有恶臭味。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时易发病。
- 病毒性病害
- 百合花叶病:由病毒引起,病株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褪绿斑驳或花叶症状,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植株生长矮小,花朵变小、畸形,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和切花品质。主要通过蚜虫等昆虫传播,也可通过汁液接触传播。
- 百合丛簇病:受侵染的百合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呈丛生状,花朵发育不良,难以开放。主要通过鳞茎带毒传播,也可由蚜虫等昆虫传播。
虫害
- 蚜虫:多聚集在百合的嫩叶、花蕾、嫩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花蕾不能正常开放,还会传播病毒病。蚜虫繁殖能力强,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易大量发生。
- 百合螨:体型微小,主要在百合的鳞茎和根部活动,刺吸组织汁液,使鳞茎腐烂,根系受损,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百合螨可通过土壤、种球等传播,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容易发生。
-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在地下啃食百合的鳞茎和根系,使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蛴螬在土壤中越冬,喜欢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活动,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危害较重。
- 地老虎:以幼虫危害百合,3龄前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取食嫩叶和嫩茎,3龄后幼虫白天潜入土中,夜间出土咬断近地面的茎基部,使植株倒伏死亡。地老虎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喜欢在温暖湿润、杂草多的环境中生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