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黄檀是什么红木
巴里黄檀是豆科黄檀属的红木,在《国家红木标准》中被定为“红酸枝”,是红木国标5属8类29种红木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产地分布:主要产于柬埔寨、老挝等地,多生长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常绿-半常绿湿润阔叶林、稀疏的半落叶林、低地平原和湿地的常绿林中。
- 形态特征
- 树木形态:巴里黄檀为中至大乔木,成熟个体高度在9-25米,大者可近35米高,在柬埔寨东北部拉塔纳基里省的浓密森林中,胸径一般为50-60厘米。幼树耐荫,随生长变为喜光,树木在年幼时即出现较多的分枝直至成年。
- 木材特征:心边材区别极明显,边材灰白至灰褐色,宽2-3厘米;心材显现玫瑰黄色、红褐色、灰紫褐色,常有宽窄不等的黑色或紫黄色带状条纹。其气干密度在1.07-1.09g/cm3之间,质地紧密,沉于水中。木材巴里黄檀
- 材质特性
- 物理性质:具有光泽强、硬度高、耐磨性出色、结构细腻的特点,木材表面光滑,纹理清晰美观,给人以沉稳大气之感,制成的家具经久耐用。
- 化学性质: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能起到一定的驱虫作用,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有效抵抗白蚁等虫害,保存时间较长。
- 文化价值
- 历史记载:早在清代文献《嘉定通志》中便有记载:“红木,叶如枣,花白;所产甚多,最宜几案柜椟之用……其类有花梨、锦莱,物价较贱。”此处提及的“锦莱”,便是巴里黄檀的古称。
- 收藏价值:巴里黄檀近年来因其独特的木性和出色的工艺表现,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市场需求逐渐提升,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