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大豆和玉米套种原理

时间:2025-02-16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20评论:0

大豆和玉米套种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空间利用互补
    • 高矮搭配通风透光:玉米植株高大,属于高秆作物,而大豆植株相对矮小,属于矮秆作物。将二者套种,能形成高低错落的种植格局,使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玉米可以充分利用上层空间和光照,大豆则能在玉米植株的间隙中利用散射光和反射光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 根系分层利用土壤养分:玉米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浅层,对土壤上层的养分吸收能力较强,而大豆的根系扎根较深,能够吸收土壤下层的养分。二者套种后,不同层次的根系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深度的养分,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 养分互补
    • 大豆固氮为玉米供氮:大豆根瘤内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素,除了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外,还可为玉米提供部分氮素营养,减少了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氮肥的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氮素含量。
    • 玉米根系促进土壤养分转化:玉米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溶解土壤中的一些难溶性矿物质,将其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营养元素,如磷、钾等,从而提高了土壤中这些养分的有效性,有利于大豆对磷、钾等元素的吸收。

  • 生态环境互补
    • 改善田间小气候:玉米植株高大,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大豆遮荫降温,避免大豆在夏季高温时受到过度的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大豆遭受高温危害的风险,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同时,大豆的存在也能增加田间的空气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对玉米的生长也有一定的益处。
    • 减少病虫害发生:玉米和大豆具有不同的病虫害易感性,通过间作套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大豆植株含有一种叫做异黄酮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某些病菌和害虫的生长,从而减少玉米和大豆间的病虫害传播。同时,这种种植方式改变了单一作物的田间生态环境,使病虫害的生存和传播条件变得相对不利,降低了病虫害大规模发生的可能性。

  • 边际效应互补
    • 玉米边行优势:在套种模式中,玉米处于边行的植株较多,边行的玉米通风透光条件好,受光面积大,二氧化碳供应充足,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使玉米的边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增加玉米的产量。
    • 大豆受光均匀:虽然大豆处于玉米的行间,会受到一定的遮荫,但由于玉米的株行距相对较大,大豆仍能接收到足够的散射光和反射光,且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较好地生长,实现产量的提高。


农业大豆玉米套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