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黄养殖及种植技术
蒜黄是一种在无光或弱光条件下培育出的黄化蒜苗,以下是蒜黄养殖及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
种植前准备
- 品种选择:选择蒜瓣大、生长快、产量高的大蒜品种,如紫皮蒜、白皮蒜等。
- 场地准备
- 室内场地:可选择空房间、地下室等,要保证室内黑暗或弱光环境,地面平整,有良好的保温和保湿性能。
- 室外场地:可搭建塑料大棚或小拱棚,棚内要设置遮光设施,如遮阳网、黑色塑料薄膜等。
- 蒜种处理:将选好的蒜种在阳光下晾晒1-2天,然后去除蒜皮、蒜根及坏烂的蒜瓣。把蒜种放入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蒜瓣充分吸水,捞出沥干水分后即可播种。
种植过程
- 整地作畦:在室内地面或室外大棚内,将土壤翻耕耙平,做成宽1-1.5米、长5-10米的畦,畦埂高10-15厘米。
- 播种
- 摆蒜:将处理好的蒜种紧密地摆放在畦面上,蒜瓣之间尽量不留空隙,一般每平方米用蒜种15-20千克。
- 覆土:摆完蒜种后,在上面覆盖一层3-5厘米厚的细土。
- 浇水:播种后要立即浇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养殖管理
- 温度管理
- 发芽期:蒜黄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播种后至出土前,温度保持在20-25℃,以促进蒜种尽快发芽。
- 生长期:蒜黄出土后,温度控制在15-20℃,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蒜黄徒长、细弱。
- 水分管理
- 前期少浇:蒜黄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发芽期一般每隔2-3天浇一次水。
- 后期多浇:蒜黄长到10厘米以上时,生长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可每天浇一次水。
- 光照控制:蒜黄生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光照。室内种植要保持黑暗环境,室外大棚种植要将遮阳网或黑色塑料薄膜盖好,避免光线进入。
- 通风管理:蒜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1-2次,每次通风时间为30-60分钟。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蒜黄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叶斑病等。防治方法是选用无病蒜种,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发病初期可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
- 虫害防治:蒜黄的主要虫害有蒜蛆、蓟马等。防治蒜蛆可在播种前用辛硫磷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防治蓟马可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采收
- 采收时间:蒜黄一般在播种后20-30天,株高达到30-40厘米时即可采收。
- 采收方法:采收时,用刀从蒜黄基部割下,尽量保持蒜黄的完整。采收后,将蒜黄整理捆扎,即可上市销售。
为提高产量,第一次采收后,要及时清理畦面,浇水施肥,促进蒜黄再次生长,一般可采收2-3茬。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