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的培育方法
玉米种子的培育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以下是其主要培育方法:
选地与隔离
-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块,且前茬作物最好为非玉米作物,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隔离:为防止不同玉米品种之间串粉杂交,影响种子纯度,需要进行隔离种植。空间隔离一般要求与其他玉米品种的距离不少于300米;时间隔离则要求与其他玉米品种的花期相差20天以上;也可利用山岭、树林、高秆作物等进行自然屏障隔离。
亲本选择与播种
- 亲本选择: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作为亲本,如具有高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点。确保亲本的纯度和质量,纯度应不低于99%。
- 播种
- 种子处理:播种前对亲本种子进行精选,去除病粒、瘪粒等,然后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病虫害,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抗逆性。
- 确定播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温度来确定播种时间,一般土壤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即可播种。
- 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合理密植,一般母本的种植密度要比父本稍大,父母本行比一般为1:4-1:6。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一般在播种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苗情进行追肥,如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等关键时期追施氮肥、钾肥等。
- 浇水:玉米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抽雄开花期和灌浆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避免田间积水,及时排水防涝。
-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释放天敌昆虫,合理使用农药等。
- 去杂去劣: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如苗期、拔节期、抽雄期等,要及时去除杂株、劣株,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杂株一般表现为株型、叶色、叶形等与亲本不一致。
- 母本去雄:在母本雄穗露出顶叶尚未散粉前,及时、彻底、干净地将母本雄穗拔除,防止母本自交。去雄一般每天进行1-2次,风雨无阻。
授粉与收获
- 授粉:在父本散粉期和母本吐丝期,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于上午9-11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授粉结实率。可采用人工拉绳法或摇株法等进行授粉。
- 收获
- 适时收获: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苞叶变黄松散时,即可进行收获。一般在授粉后40-50天左右。
- 收获方法:采用机械收获或人工收获。收获后要及时将果穗运到晒场进行晾晒,防止果穗发霉变质。
- 种子干燥与贮藏:将收获的果穗进行晾晒或烘干,使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然后进行脱粒、精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种子,最后将合格种子装入包装袋,放在干燥、通风、低温的仓库中贮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