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以下是观察玉米种子结构的具体步骤:
实验材料准备
- 种子:挑选比较宽扁的玉米种子,并提前用温水浸泡24小时以上,使种子泡软,便于后续操作和观察。
- 工具:准备解剖刀、镊子、放大镜、培养皿、碘液、白瓷盘等工具。
观察步骤
- 观察外观:取一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放在白瓷盘上,用肉眼观察其外形,可见玉米种子呈卵形,表面光滑,颜色多为黄色或白色等。注意种子的一侧有一个小小的突起,这是种脐,它是种子与母体相连的部位。
- 纵切种子:用镊子夹住玉米种子,使其宽面朝上,用解剖刀从种子的中央纵轴方向切开,将玉米种子分成对称的两部分。切开时要注意力度,避免切歪或切坏种子内部结构。
- 观察内部结构:将切开的玉米种子放入培养皿中,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纵剖面。可以看到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 种皮:位于种子的最外层,很薄,与果皮紧密相连不易区分,一般无色透明,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
- 胚乳:占据了种子的大部分体积,位于种皮内部。用放大镜观察时,可看到其最外层由单层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充满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糊粉粒,组成糊粉层。糊粉层下部的胚乳分为粉质胚乳和角质胚乳,二者由蛋白质所占比例不同来区分。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
- 胚:位于种子的一侧,是新生植物体的雏体,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盾片)组成。胚根与胚芽的顶端具有生长点,由胚性细胞组成,种子萌发时,这些胚性细胞能很快分裂、长大,使胚根和胚芽分别伸长,突破种皮,长成新植株的根、茎、叶。胚轴则连接着胚根和胚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会随着胚根和胚芽的生长而一起生长,成为幼根或幼茎的一部分。子叶又称盾片,位于胚和胚乳之间,其功能较为特殊,具有吸收和消化作用。
- 滴加碘液染色:用镊子夹起切开的玉米种子,在其纵切面上滴加一滴碘液,观察现象。可以看到胚乳部分被染成深蓝色,这是因为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而胚部分,尤其是子叶,染色较浅,与胚乳的颜色形成对比,便于区分胚和胚乳。
注意事项
- 浸泡种子的时间要足够,否则种子不易切开,且内部结构难以观察清楚。
- 使用解剖刀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划伤手指。
- 滴加碘液时要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 观察过程中要保持种子的湿润,防止干燥影响观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