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为啥会掉色
小叶紫檀掉色主要是由其自身成分和物理特性决定的,以下是具体原因:
- 含有紫檀素:小叶紫檀中含有大量的紫檀素,这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在小叶紫檀被砍伐、加工成珠子或其他工艺品后,当与空气、水分等接触时,紫檀素会逐渐氧化,并且在与其他物体摩擦的过程中,很容易转移到与之接触的物体表面,从而出现掉色现象。新加工的小叶紫檀制品,紫檀素含量高,掉色现象往往会更明显,随着时间推移,紫檀素逐渐氧化稳定,掉色现象会逐渐减轻。
- 木材特性:小叶紫檀的木质细密,富含油脂。这些油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紫檀素的稳定性,同时也会使木材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当小叶紫檀制品与皮肤、衣物等接触时,油脂可能会起到一种“媒介”的作用,帮助紫檀素附着到其他物体上,导致掉色。
- 摩擦作用:日常佩戴或把玩小叶紫檀时,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摩擦会破坏小叶紫檀表面的结构,使内部的紫檀素更容易暴露出来并转移到其他物体上。例如,将小叶紫檀手串戴在手上,手部的活动会使手串与衣物、皮肤等不断摩擦,从而加速掉色。
- 湿度和温度影响: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也会对小叶紫檀的掉色情况产生影响。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小叶紫檀中的紫檀素可能会更容易溶解和迁移;而温度的变化则可能导致木材内部结构发生微小的变化,使紫檀素更易渗出,进而导致掉色。
小叶紫檀掉色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古代,人们还曾利用小叶紫檀的掉色特性,将其作为一种天然染料来使用。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后,小叶紫檀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掉色现象就会基本消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