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

时间:2025-02-18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0评论:0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是指通过人工选育或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培育出的对赤霉病具有较强抗性的小麦品种。以下是一些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的介绍:
中科163和中科163A

  • 研发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团队。
  • 特点:黄淮麦区首次育成的高抗赤霉病新品系,其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远低于高抗赤霉病对照品种苏麦3号,大幅降低了食品加工中的毒素风险。
  • 培育过程:团队长期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工作,历经数十年研究攻关,建立了染色体区块精准跟踪检测技术和外源种质高效规模化转移技术,将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具有优异赤霉病抗性的染色体片段成功导入主栽小麦品种,通过多年多点的抗病鉴定和连续多代的回交转育,创制了兼具赤霉病抗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小麦新品系“中科”系列,中科163和中科163A便是其中之一。

扬麦33号
  • 研发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科研团队。
  • 特点:高抗赤霉病、抗白粉病的“双抗”高产新品种。
  • 培育过程:采取分子育种技术,将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1与扬麦本身的抗赤霉病位点相结合,实现了抗赤霉病与高产的协同遗传改良。


轮选112
  • 研发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特点: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2.8-221.6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0.9天。幼苗半匍匐,叶色青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
  • 培育过程:以矮败周麦16/苏麦3号//周麦16/3/轮选136/4/轮选6号为品种来源进行选育。

除了以上品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如中科1878、西农511、徐农029、太麦198、齐民7号、紫麦19、皖宿1510、郑麦9023、濮兴8号、宛麦202、瑞华麦520、徐麦31、西农3517等。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