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种子栽培技术
红豆杉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非法采集、买卖、收购、加工国家保护野生植物或破坏其生长环境均属于违法行为。因此,不可以对野生红豆杉的种子进行栽培。
但人工培育的红豆杉是可以合法栽培的,以下是人工培育的红豆杉种子的栽培技术要点:
- 种子采集与贮藏:在红豆杉果实成熟后(一般在10月左右),采集色泽鲜艳、饱满的果实。将果实浸泡2-3天,待果肉松软后,搓去果肉,洗净种子。红豆杉种子有休眠特性,需进行沙藏处理打破休眠。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深60-80厘米、宽1米左右的沙藏沟。先在沟底铺一层10厘米厚的湿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放入沟内,厚度以50厘米左右为宜,上面再覆盖10-20厘米厚的湿沙,最后用土堆成屋脊状,在四周挖好排水沟。沙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防止种子发霉或过干。
- 苗床准备: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土壤作为苗床。在播种前,对苗床进行深翻,深度20-30厘米,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结合深翻,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然后耙平作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长度根据地块而定。
- 播种:经过一年左右的沙藏,种子有3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一般采用条播,在苗床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深2-3厘米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后覆盖1-2厘米厚的细土,轻轻镇压,然后浇透水。
- 苗期管理:
- 遮荫:红豆杉幼苗怕强光直射,播种后需在苗床上搭建遮荫棚,遮荫度保持在60%-70%左右,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逐渐减少遮荫时间。
- 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但不能积水。一般每周浇水1-2次,具体视天气和土壤墒情而定。在夏季高温时,增加浇水次数,同时可向苗床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 施肥:在幼苗期,以氮肥为主,可每隔15-20天施一次稀薄的尿素溶液,浓度为0.2%-0.3%。后期可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幼苗根系和茎干的生长。
- 间苗与补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保持株距10-15厘米。间苗后及时浇水,对于缺苗的地方,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补苗。
- 移栽:当幼苗生长到30-50厘米高时,可进行移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按株行距1.5-2米挖穴,穴深和穴径均为50-60厘米。每穴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与土壤混匀后,将幼苗带土球植入穴中,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再次强调,一定要确保所使用的红豆杉种子来源合法,避免触犯法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