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出处
“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民间故事里的一句诗,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具体情况如下:
- 民间段子:在《尧山堂外纪》卷九十七中记载,“浙人有嘲年六十三娶十六岁女为继室者,云: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当。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棠”。这是目前可考的与“一树梨花压海棠”较为相近的表述。到明代范凤翼《范勋卿诗文集》诗集卷十八《赠李处士八十一岁纳妾》一诗时则为“二八娇娥九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鸯帐,一树梨花压海棠”,至此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完整诗句。
- 化用来源:此句化用自元稹诗《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压象床”,用来调侃老年丈夫娶年轻妻子。
- 误传版本:20世纪80年代出现苏轼写“一树梨花压海棠”调侃张先的说法,流传的故事是张先八十岁时娶了十八岁的小妾,兴奋之余作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就此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但苏轼为张先娶妾写的诗实际是《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中并无“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