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是什么样的花
二月兰,学名Orychophragmusviolaceus(L.)O.E.Schulz,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 形态特征
- 植株: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株高10-50厘米,无毛。茎单一,直立,基部或上部稍有分枝,浅绿色或带紫色。
- 叶片: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全裂,顶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基部心形,有钝齿,侧裂片2-6对,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10毫米,越向下越小,偶在叶轴上杂有极小裂片,全缘或有牙齿,叶柄长2-4厘米,疏生细柔毛;上部叶长圆形或窄卵形,长4-9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不整齐牙齿。
- 花朵:花紫色、浅红色或褪成白色,直径2-4厘米;花梗长5-10毫米;花萼筒状,紫色,萼片长约3毫米;花瓣宽倒卵形,长1-1.5厘米,宽7-15毫米,密生细脉纹,爪长3-6毫米。
- 果实与种子:长角果线形,长7-10厘米,具4棱,裂瓣有1凸出中脊,喙长1.5-2.5厘米;果梗长8-15毫米。种子卵形至长圆形,长约2毫米,稍扁平,黑棕色,有纵条纹。
- 生长习性
- 气候适应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抗盐碱,耐旱,耐寒性较强,冬季如遇重霜及下雪,有些叶片虽会受冻,但早春照样能萌发新叶、开花和结实。
- 土壤要求:对土壤、光照等条件要求较低,可以适应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在肥沃、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健壮,在阴湿环境中也表现良好,即使在荒坡及较干燥地方也有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
- 繁殖特点:自播生长能力强,果实成熟角果开裂时,种子随之散落地面,借助外力传播,播种一次就可以自成群落。每年的5-6月会结籽,让其自行落入土中,9月份就会长出小嫩苗,第二年开花、结籽,年年延续。
- 主要价值
- 食用价值:味清香、营养丰富,其茎、叶、薹均可食,可以炒食、凉拌及烧汤。蛋白质、脂肪、钙、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还可作为可食用的战时救急野菜。
- 药用价值:全草可入药,药性味甘、微苦,性平,具有开胃下气、利湿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乳痈等。
- 观赏价值:花期长,整个冬、春绿叶葱葱,早春花开成片,花色素雅,连续数月鲜花不断,为优良的观花耐阴地被。可片植、丛植于公园、庭园的林下绿地,也可应用于花坛、花境,还可盆栽观赏。
- 其他价值:诸葛菜薹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含量较丰富,茎叶生物量大,可研制开发复合青饲料产品,诸葛菜籽粕也可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其种子还可以用于榨油。此外,由于其直根系极长,可用于保持水土,涵蓄水源,同时还能绿化荒坡,自成景观。
- 文化意义
- 花语:谦逊质朴、无私奉献,也寓意着守护等待、生机勃勃,代表着不求回报的付出与努力,以及对爱情、友情或亲情的坚守与期待。
- 文学象征:经常被诗人墨客用来描绘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顽强,体现了其坚韧不拔、平凡而伟大的品格象征。如现代诗人贺敬之写道:“二月兰开紫盈盈,春风万里带香行”,汪曾祺、季羡林等作家也在散文中深情描绘过二月兰,借物抒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岁月流逝的沉思等。
植物二月兰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