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
以下为观察蚕豆种子结构的详细步骤:
- 材料与工具准备:准备若干粒蚕豆种子(提前浸泡1-2天,使种子吸足水分,便于后续操作与观察)、镊子、刀片、放大镜。
- 观察种子外形:
- 种皮:取一粒浸泡好的蚕豆种子,用肉眼观察,可见种子外层包裹着一层坚韧的皮,这就是种皮。种皮质地坚韧,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仔细观察种皮颜色,多为绿色或褐色,有些品种可能带有斑纹。
- 种脐:在种子较宽一端的侧面,能看到一个黑色或深色的小疤痕,这是种脐,它是种子与母体相连的部位,种子发育时,通过种脐从母体获取营养。
- 种孔:在种脐附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能发现一个不易察觉的小孔,这就是种孔。种子萌发时,水分会从种孔进入种子内部,同时,胚根也会从种孔穿出。
- 解剖种子:用镊子小心地夹住蚕豆种子,使种脐一侧朝下,用刀片在种脐对侧轻轻划开一个小口,注意不要损伤内部结构。随后,用镊子将种皮轻轻剥下,放在一旁备用。此时,露出的白色部分就是蚕豆种子的胚。
- 观察胚的结构:
- 子叶:可见两片肥厚的豆瓣,这就是子叶。子叶富含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物质。用手轻轻掰一下子叶,可以感受到其质地较厚且有韧性。子叶的颜色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表面光滑。
- 胚芽:在两片子叶的连接处,靠近种脐的一端,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到一个很小的突起,这就是胚芽。胚芽将来会发育成茎和叶,仔细观察,能分辨出其顶端的生长点和两侧的幼叶雏形。
- 胚根:与胚芽相对的一端,有一个稍微粗壮的部分,是胚根。胚根将来会发育成根,为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胚根的尖端较为尖锐,在适宜条件下,它会率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
- 胚轴: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的部分就是胚轴。种子萌发时,胚轴会伸长,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地面。胚轴的形态相对细长,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到连接和支持的作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清晰观察到蚕豆种子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形态和功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