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 净化水质
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吸收作用、根系过滤、微生物作用、化感作用等方式来净化水质,以下是具体介绍:
- 吸收作用
- 吸收营养物质: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通过根系和叶片等组织器官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织成分,从而降低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藻类等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的可能性,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 富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水生植物的根系和叶片表面含有丰富的活性基团,能够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或形成络合物,将这些污染物固定在植物体内或沉积在底泥中,防止其在水体中扩散和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 根系过滤作用
- 吸附悬浮物和有机物:水生植物的根系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就像一个个过滤网,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使水体中的浑浊度和有机物含量降低。
- 沉淀重金属离子:对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起到吸附和沉淀的作用,从而减少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 微生物作用
- 提供生长环境:水生植物根系的分泌物能为根系微生物提供养分,促进其生长繁殖,使得根系微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这些微生物能对有机污染物起到降解和代谢作用,进一步促进水体的净化。
- 形成好氧区域: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并通过通气组织将氧气从植物体的上部输送到底部,经过释放和扩散,在植物根部形成一个好氧区域。这个区域有利于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繁衍栖息,它们能够将对水生动物有害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从而改善水质。
- 化感作用
- 竞争资源: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能、养分等环境因素,它们会与藻类形成竞争效应。高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强,藻类由于缺少限制性营养元素,生长受到抑制,进而避免了水华的发生。同时,水生植物的存在也会阻碍光照进入水体,进一步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
- 分泌化感物质:植物会分泌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感物质,这类物质主要分为五大类,即脂肪族、芳香族、含氮杂环化合物、类萜和含氮化合物。化感物质可通过影响藻类细胞膜结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等,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