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爬山虎是怎样的
爬山虎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多种特点的藤本植物,以下将从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分布范围、主要价值及繁殖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 形态特征
- 茎:爬山虎属于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藤茎可长达18米左右。其枝条粗壮,树皮有皮孔,髓白色。茎上生有许多分枝卷须,卷须短且多分枝,顶端有吸盘,能够吸附在墙壁、岩石、树木等物体表面。植物爬山虎
- 叶:叶子互生,花枝上的叶宽卵形,长8-18厘米,宽6-16厘米,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叶分裂成3小叶,幼枝上的叶较小,常不分裂,边缘呈粗锯齿状,叶面光滑,叶尖钝圆,深绿色。
- 花:夏季开花,花较小,呈黄绿色,花形小且成簇不明显,多为雌雄同株的两性花。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厘米,较叶柄短。
- 果实:秋季结果,果实为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色,被白粉,鸟类喜欢食用。
- 生长习性
- 光照与温度: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也不怕强光照射,耐寒、耐旱、耐贫瘠,在暖温带以南的地区,冬天叶子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的状态。对气候的适应性广泛,可耐-20摄氏度的低温。
- 土壤要求: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 攀缘能力:具有较强的攀缘能力,能够在各种平滑、垂直、倾斜的表面上生长,借助卷须顶端的吸盘,可牢固地吸附在物体表面,生长顺序通常是从下向上,由里而外。
- 抗逆性:对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也很少发生病虫害。
-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如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多攀援于疏林中、墙壁及岩石上,也有栽培。
- 主要价值
- 美化环境:常用于绿化墙面、山石等,其茂盛的枝叶能覆盖整个墙面,增加绿色生机,使建筑物的色彩富于变化,是城市垂直绿化首选的景观树种。
- 生态防护:在山区环境中,能够紧紧地扎根在悬崖峭壁上,有助于防止山体滑坡,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 改善气候:枝叶密集,能吸附空气中飞扬的尘土,改善空气质量;可以遮挡夏季强光的照射,增加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降低室内温度。
- 药用价值:爬山虎的根茎可以入药,具有祛风通络、活血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等病症,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
- 繁殖方式
- 播种繁殖: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种子,次年春季3月份播种。提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两天,晾干后以两份沙一份种子的比例进行混合,放在向阳处,时常喷水保湿,20天后可进行播种,温度较低时播种后可覆盖一层薄膜保湿。
- 扦插繁殖:在夏季的5-6月份,选择中间部分健壮的枝条,长度在十公分以上,将枝条浸泡在生根粉中一小时,然后插进土壤中,扦插后做好水分供给和追肥管理。
- 分株繁殖: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爬山虎植株,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轻轻拍打植株基部,使其与土壤分离,用刀或剪刀将分离出的植株切成若干小段,每段至少包含一个茎和两片叶子,将分割好的植株小段插入土壤中,保持适当距离,给予充足的水分和光照,使其生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