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小麦种植时间和方法

时间:2025-02-19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15评论:0

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在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

  • 春小麦
    • 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生育期短,约90天左右。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冬季寒冷的地区,比如中国东北、内蒙古、西北部分地区。
    • 种植方法
      • 选种处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抗逆性强的春小麦品种,如垦九10号、龙麦33等。播种前进行晒种1-2天,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用种子重量0.2%-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
      • 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灌排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0-25厘米,耕后耙耱保墒。播种前浅耕细耙,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结合整地,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3000公斤、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3-5公斤作基肥。
      • 播种:当地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7℃时即可播种。采用机械条播,行距15-20厘米,播深3-5厘米,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
      • 田间管理:麦苗3叶1心时,进行中耕除草,深度3-5厘米,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消灭杂草。在三叶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一般在三叶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各浇1次水,同时要注意雨季排水防涝。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锈病和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75毫升喷雾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或1.8%阿维菌素乳油每亩30-40毫升喷雾防治。
      • 收获: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此时小麦籽粒干重达到最高,是收获的最佳时期。


  • 冬小麦
    • 种植时间:通常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收获,生育期较长,一般在230-270天。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如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省份。
    • 种植方法
      • 选种处理:根据当地气候、土壤肥力、种植制度等选择适宜品种,如济麦22、矮抗58等。播种前同样进行晒种,用种子重量0.2%的40%甲基异柳磷乳油和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 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25-30厘米,耕后及时耙耱,使土壤上虚下实。结合深耕,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钾5-8公斤,缺锌地块每亩增施硫酸锌1-2公斤。
      • 播种:当气温稳定在15℃-18℃时播种为宜。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20-25厘米,播深3-4厘米,每亩播种量8-12公斤,播种后及时镇压。
      • 田间管理:冬前及时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匀。在小麦3-5叶期,选择晴天无风、气温在10℃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在土壤封冻前,适时浇越冬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返青期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早发快长。起身期至拔节期,根据苗情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并浇好孕穗水。扬花后10天左右浇灌浆水,以提高小麦粒重。冬小麦病虫害较多,要注意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吸浆虫等。纹枯病可在返青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毫升喷雾防治;赤霉病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应在雨前或雨后及时用40%多菌灵悬浮剂每亩100-150克喷雾预防;吸浆虫在蛹期每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1-1.5公斤拌细土20-25公斤撒施,成虫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30-40毫升喷雾防治。
      • 收获:当小麦籽粒变硬、含水量降至13%左右时,适时收获,避免收获过晚导致籽粒脱落、穗发芽等问题。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