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是什么植物
滴水观音即海芋,是天南星科海芋属的大型常绿草本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形态特征
- 外观:植株高度通常可达2-3米,全株最高可达5米。茎干粗壮,地下有肉质根茎,匍匐根状茎粗5-8厘米,圆柱形,有节,常生不定芽条。
- 叶片:叶多数,螺旋状排列,簇生于茎尖;叶柄粗大,长可达1.5米,下部1/2具鞘,基部连鞘宽5-10厘米;叶片革质,表面稍光亮,绿色,背较淡,极宽,箭状卵形,边缘浅波状,长50-90厘米,宽40-80厘米。
- 花朵:佛焰苞黄绿色,肉穗花序。花序柄2-3丛生,圆柱形。佛焰苞管部席卷成长圆状卵形或卵形,白绿色,长3-5厘米,粗4厘米;檐部白绿色、黄绿色,后变白色,舟状,长圆形,先端稍突尖,略下弯,长20-30厘米,展开宽5-8厘米。
- 果实:浆果亮红色,短卵状,长约1厘米,径5-9毫米,内有1-2粒种子。
- 生长习性
- 温度:生长在温度20-30℃的环境中,最低可耐8℃低温,夏季高温时只要保持土壤潮湿、经常喷水、遮阴仍能正常生长,冬季室温不可低于5℃。
- 光照:是热带雨林的林下植物,为耐阴植物,喜欢半阴暗的环境,需高湿度、散射光,应放置在既能遮阴又可通风的环境中,不可在烈日下暴晒。
-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生长最好,一般盆土多采用2∶2∶1的腐叶土、泥炭土、粗沙的混合土。
- 分布范围:原产于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家;在中国产于南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于山谷、水沟边或村附近。
-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植株健壮、叶片肥大翠绿、花形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被用于室内外的绿化装饰,可种植于庭院、公园等地,也可作为盆栽摆放在客厅、书房等场所。
- 药用价值:以根茎或茎入药,辛,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流感、感冒、腹痛、肺结核、风湿骨痛、疔疮、痈疽肿毒、虫蛇咬伤等。
- 生态价值: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还能吸收二氧化碳、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着较好的空气净化能力,有助于改善室内外环境。
- 繁殖方式
- 扦插繁殖: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能进行,剪下健壮的枝条,晾干后插入透气、疏松的基质中,保持湿润。
- 分株繁殖: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进行。分株前,先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割下块茎边上萌发的小植株即可。
- 播种繁殖: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桔红色的种子,随采随播,或晾干贮藏,在翌年春后播种。
- 注意事项:滴水观音全株有毒,根、茎杆以及叶片内的汁液毒性较强,皮肤接触其液汁会发生瘙痒或强烈刺激,误食用茎叶可导致舌喉发痒、刺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家中有小孩和宠物时更要谨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