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树苗的种植方法
泡桐树苗的种植方法如下:
选地与整地
- 选地:泡桐树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上,土壤酸碱度以中性至微酸性为宜。同时,要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开阔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涝地区种植。
- 整地: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细耙,深度一般在30-50厘米左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结合深耕,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作为基肥,然后将土壤耙平,做成宽1.2-1.5米的畦。
选苗与栽植
- 选苗: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干通直、高度在2-3米左右的泡桐树苗。尽量选择一年生苗,其生长活力强,成活率高。
- 栽植时间:泡桐树苗的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上旬,此时土壤解冻,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树苗生根发芽。也可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栽植,但要注意做好防寒措施。
- 栽植密度:根据种植目的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栽植密度。一般来说,用于农田防护林的泡桐,株行距可采用5×10米或6×12米;用于四旁植树的,株距可在3-5米;用于速生丰产林的,株行距可采用3×4米或4×5米。
- 栽植方法:在整好的畦面上,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挖栽植穴,穴的深度和直径一般为60-80厘米。将树苗放入穴中,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填土至一半时,轻轻提苗,使根系充分舒展,再继续填土至满,踏实,浇足定根水。
栽后管理
- 浇水:泡桐树苗栽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此后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春季干旱时,每隔7-10天浇一次水;夏季高温时,可增加浇水次数。
- 施肥:泡桐树生长迅速,对肥料需求较大。在栽植后的第一年,可在5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施一次尿素,每次每亩施10-15公斤。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有机肥和复合肥,有机肥每亩施2000-3000公斤,复合肥每亩施50-100公斤。
- 中耕除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杂草与树苗争夺养分和水分。中耕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每年中耕除草3-4次。
- 整形修剪:泡桐树一般采用自然开心形或主干疏层形树形。在幼树期,要及时抹除主干上的萌芽,保留3-5个主枝,使其均匀分布。当主枝生长到一定长度时,进行短截,促进侧枝生长。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泡桐树常见的病害有丛枝病、炭疽病等。对于丛枝病,要及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并在发病初期喷施四环素类药物进行防治。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 虫害防治:泡桐树的主要害虫有泡桐网蝽、大袋蛾等。泡桐网蝽可在若虫期喷施氧化乐果、吡虫啉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大袋蛾可采用人工摘除虫袋、黑光灯诱杀成虫等方法进行防治,也可在幼虫期喷施敌百虫、辛硫磷等杀虫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