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 梭梭树
以下是关于腾格里沙漠和梭梭树的相关介绍:
腾格里沙漠
- 基本概况: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是中国第四大沙漠。其沙漠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200-1400米左右,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
- 环境特征:该沙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此外,腾格里沙漠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风蚀作用显著,沙丘形态多样,以流动沙丘为主,也有半固定和固定沙丘。
- 生态问题:腾格里沙漠东缘是国内沙漠化程度较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沙尘暴主要的源头之一,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梭梭树
- 生物学特性
- 形态特征:梭梭树是苋科梭梭属的灌木或小乔木,树高可达9米,树皮灰白色,老枝灰褐色,当年生枝条绿色或蓝绿色,有关节。叶对生,退化成鳞片状,宽三角形,先端钝。花两性,花期5-7月,果实外围着生5枚膜质翅,状如腊梅,有“沙漠梅花”之称。
- 生长习性:梭梭树具有耐干旱、耐严寒、耐高温、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能适应年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而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的大气干旱,可在地表温度高达60℃-70℃及零下40℃低温环境下正常生长,主要分布于北纬36-48度、东经60-111度之间的干旱沙漠地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青海北部、甘肃西部、宁夏西北部。
- 生态价值
- 防风固沙:梭梭树的根系极为发达,主根可扎入地下10米深处,侧根横伸达10米外,能最大限度吸收地下水分,同时牢牢固定地上植株,有效防止沙漠中的水土流失,一株成年的梭梭树能固定10平方米沙地,成片的梭梭林可以阻挡风沙,牵制沙丘的流动,是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沙漠逆转过程中的关键物种。
- 维持生态平衡:梭梭林为众多沙漠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生态系统,例如梭梭的种子是鸟类喜爱的食物,其嫩枝叶是沙漠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
- 经济价值
- 肉苁蓉寄主:梭梭树是“沙漠人参”肉苁蓉的寄主,人们在梭梭林下接种肉苁蓉,可形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成为沙漠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绿色产业。
- 优质薪炭材:梭梭树的树干材质坚硬重实,含水量少、易燃烧、火力旺,有着“荒漠活煤”之誉,1立方厘米的梭梭木材重量是1.02克,每克木材发热量达18千焦,一吨梭梭材相当于0.7吨煤的发热量。
腾格里沙漠中的梭梭树
- 种植现状:为了治理腾格里沙漠的荒漠化,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一亿棵梭梭”等项目在阿拉善地区积极开展。自2014年“一亿棵梭梭”项目启动以来,截至2023年底,该项目已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区种植各类沙生植物8093.87万棵,其中梭梭树种植数量众多,在腾格里沙漠周边形成了一片片绿色屏障。
- 重要意义:在腾格里沙漠种植梭梭树,对于阻止腾格里沙漠的进一步东扩,保护村庄和耕地,促进沙漠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有效减缓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进程,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