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815玉米品种介绍
NK815 玉米是一种表现优秀的玉米品种,以下将从其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等维度展开详细介绍:
品种来源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品种来源为京 B547×C1120,于 2017 年通过京津冀三地联合审定(京津冀审玉 20170001),2020 年通过黄淮海、东华北区域国家审定(国审玉 20200155) 。

特征特性
生育期 :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 102 天,比对照郑单 958 早熟 1 天;在京津冀地区作为夏玉米种植时,出苗至成熟 104 天,比对照京单 28 晚熟 1 天 。
植株形态 :株型紧凑,株高 267-275 厘米,穗位高 93-98 厘米,成株叶片数 19-20 片。幼苗叶鞘浅紫色或紫色,叶片绿色,花药紫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花丝淡红色 。
籽粒性状 :籽粒黄色,硬粒型或半马齿型,百粒重 35.3-37.6 克,容重较高,在 747-756 克 / 升之间,籽粒饱满,商品性好 。
抗逆性 :接种鉴定表明,该品种抗弯孢叶斑病,中抗腐霉茎腐和禾谷镰孢穗腐病,感小斑病,高感瘤黑粉病。此外,其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性突出 。
品质 :籽粒(干基)含粗蛋白质 8.51%-9.90%,粗脂肪 3.22%-4.10%,粗淀粉 73.82%-75.80%,赖氨酸 0.29%-0.30% 。
产量表现
区域试验 :2015-2016 年参加京津冀联合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744.4 公斤,比对照京单 28 增产 7.5%。2018-2019 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647.2 千克,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3.2%;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798.8 千克,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4.9% 。
生产试验 :2016 年在京津冀地区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641.8 公斤,比对照京单 28 增产 4.8%。2019 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61.7 千克,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2.4%;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801.7 千克,比对照先玉 335 增产 3.0% 。
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保肥性能良好的地块,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避免城市污染和工业生产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整地时要尽量避免土壤水分的过量蒸发,做到上虚下实,耙过的地层中不能有较大的土块 。
播种时间 :黄淮海夏玉米区一般在 6 月上中旬播种,京津冀地区夏播可在 6 月中旬播种,适期早播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 。
种植密度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黄淮海夏玉米区亩种植密度 4500-5000 株左右;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种植密度 3800-4500 株 / 亩 。
施肥管理 :保证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供应,通过向土壤施加基肥,有效培养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的物理性质能够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玉米种子的根系发育。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追肥 。
病虫害防治 :NK815 玉米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病性,但仍要注意防治小斑病、瘤黑粉病等病害,同时要做好玉米螟、蚜虫等害虫的防治工作。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等,以及黄淮海夏玉米区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南部及其以南地区等种植 。
上一篇:同事生日送什么颜色的花
上一篇:梦到种玫瑰花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