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囤麦127小麦种子

时间:2025-02-20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4评论:0

以下是关于囤麦127小麦种子的详细介绍:

  • 特征特性
    • 生育期与株型:囤麦127属半冬性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0-232天。株型偏紧凑,株高71.9-80厘米,旗叶宽长、上举。
    • 幼苗与分蘖: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灰绿,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成穗率偏低,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慢,抽穗晚。
    • 麦穗与籽粒:纺锤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产量构成三要素方面,亩成穗数36.8-41.8万,穗粒数32.1-35.4粒,千粒重44.8-49.7克。
    • 抗病性:2014-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表明,该品种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 品质表现
    • 2014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55%,容重804g/L,湿面筋含量26.7%,降落数值452s,沉淀指数72mL,吸水量64.1mL/100g,形成时间3.9min,稳定时间2.6min,弱化度156F.U,硬度65HI,白度72.4%,出粉率71.6%。
    • 2015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1%,容重836g/L,湿面筋含量25.3%,降落数值453s,沉淀指数75mL,吸水量62.6mL/100g,形成时间4.5min,稳定时间6.9min,弱化度89F.U,硬度65HI,白度74.3%,出粉率66.2%。

  • 产量表现
    • 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584.2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56%,极显著。
    • 2014-2015年度:河南省冬水B组区试,10点汇总,8点增产,增产点率80%,平均亩产531.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2.96%,不显著。
    • 2015-2016年度:河南省冬水A组生产试验,14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85.7%,平均亩产530.7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2%。

  • 品种优势
    • 农艺性状改良:复壮升级后,穗子拉长,穗粒数增加1-2粒;小穗排列更合理,通风好,降低赤霉病风险;穗下节更长更细,利于灌浆和抗干热风,千粒重更高;株型略变松散,穗层分布更合理,产量三要素更协调。
    • 抗寒及抗倒春寒能力强:2022年冬季在河南、安徽、山东三省交界区域小麦冻死情况大面积出现时,囤麦127表现出较强冬季抗寒性;2023年3月中旬严重倒春寒并伴有降雪的极端天气下,无冻害,不缺粒,不虚尖,穗部发育完整。
    • 籽粒商品性好:籽粒均匀度更好,黑胚率降至2-3%,稳定时间5-7分钟,容重810克/升以上。
    • 早熟抗干热风:根系活力强,后期落黄好,更抗干热风,比原系早熟2天左右。
    • 高产潜力大:升级后的囤麦127一般亩成穗43-45万,穗粒数37-40粒,千粒重46-50克,一般亩产700公斤左右,高水肥地块有850公斤以上高产潜力。

  • 种植要点
    • 播期和播量:播期一般在10月5-15日,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9公斤,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6-7寸等行距种植。
    • 田间管理:播种时重施底肥,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春季返青拔节期结合浇水追肥,每亩施6公斤尿素,冬前合理促控,防止弱苗和旺长;春季返青拔节期可化学除草;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及时浇水。
    • 病虫害防治:抽穗扬花期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