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玉米种子简介
以下是一些审定编号中包含“393”的玉米种子简介:
- 宇丰393
- 审定编号:皖审玉2023t010
- 申请者与育种者:安徽三立种苗有限责任公司
- 品种来源:(郑58/p138)×(tr-2×kws2654)
- 特征特性:普通夏玉米品种,株型半紧凑,穗轴白色,粒型半马齿型,粒黄色。全生育期98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2020年、2021年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平均株高231厘米、穗位81.5厘米、穗长17.2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0.9厘米、穗行数14.9行、行粒数32.2粒、出籽率87.4%、千粒重299克。
- 抗病性:2020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感纹枯病、抗茎腐病、抗穗腐病;2021年中抗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
- 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16g/l、粗蛋白(干基)9.01%、粗脂肪(干基)2.79%、粗淀粉(干基)76.66%、赖氨酸(干基)0.29%。
- 产量表现: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0.46%;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8.6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96%。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3.1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04%。
- 栽培要点:夏播一般6月中旬播种,亩播种量1.5千克左右,种植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重施基肥,早追苗肥,补施穗肥,及时排涝和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
- 百玉393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007
- 申请者与育种者:河南科技学院
- 品种来源:dp2458-2×d57122
-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8天,比对照吉单27晚熟1.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3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长筒形,穗长19.9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粗5.1厘米,穗轴粉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3.7克。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出苗至成熟101.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3.5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1厘米,穗位高86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形,穗长2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4.9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4.5克。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6.0%,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8%点次比例)71.4%,适收期籽粒含水量(≤30%点次比例)87.5%,抗倒性(倒伏倒折率之和≤5.0%)达标点比例90.0%,籽粒破碎率为5.6%。
- 抗病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感丝黑穗病、灰斑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高抗茎腐病,高感穗腐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
- 品质检测: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籽粒容重750克/升,粗蛋白含量9.67%,粗脂肪含量4.25%,粗淀粉含量76.09%,赖氨酸含量0.26%。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籽粒容重772克/升,粗蛋白含量10.74%,粗脂肪含量4.90%,粗淀粉含量73.21%,赖氨酸含量0.31%。
-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93.55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5.3%。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4.7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8.7%。2018-201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良种攻关大区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67.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5%。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2.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8%。
- 金苑玉393
- 审定编号:豫审玉20230052
- 申请者与育种者: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市金苑邦达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品种来源:jcy1805×jc19316
-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01.8天。芽鞘深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顶端圆形;主茎叶片数19-20片,株型紧凑,平均株高260.4cm、穗位高100.0cm;雄穗分枝疏,雄穗颖片浅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到筒形,平均穗长17.0cm、穗粗4.5cm、穗行数14.8行、行粒数32.8粒、秃尖长0.8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平均千粒重297.2g、出籽率87.4%。平均田间倒折倒伏率0.6%,空秆率0.7%。
- 抗病性:2021、2022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综合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镰孢穗腐病,感镰孢茎腐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高感瘤黑粉病。
- 品质检测: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淀粉75.49%,粗蛋白8.98%,赖氨酸0.31%,粗脂肪4.3%,容重764g/l。2022年检测,粗淀粉75.77%,粗蛋白9.57%,赖氨酸0.31%,粗脂肪4.1%,容重775g/l。
- 产量表现:2021年参加河南豫满仓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5000株/亩),12点汇总,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18.2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5%;2022年续试,12点汇总,增产点率83.3%,平均亩产635.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2022年参加生产试验,12点汇总,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614.4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
- 成单393
- 审定编号:川审玉2016014
- 申请者与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品种来源:用自育系c328作母本,自育系c8210作父本组配育成。
-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1天,与川单15相当。第一叶鞘颜色紫、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73cm,穗位高128cm。叶片与茎杆角度小,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小,雄穗侧枝姿态轻度弯曲,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绿,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19.8cm,穗行数15.9行,行粒数37.7粒,千粒重272g。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白,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48g/l,粗蛋白质10.1%,粗脂肪3.6%,粗淀粉74.1%,赖氨酸0.27%。经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穗腐病。
-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四川省甘孜州杂交玉米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633.7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6.7%。2014年平均亩产917.0公斤,比对照川单14增产10.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75.4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8.7%。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6.9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10.3%。
- 铁393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0229
- 申请者与育种者: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 品种来源:铁12004×铁12085
-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7.6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0.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1片。果穗筒形,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5-18行,穗粗5.4厘米,穗轴白,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8.9克。
- 抗病性: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感丝黑穗病。
- 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97克/升,粗蛋白含量10.61%,粗脂肪含量3.90%,粗淀粉含量76.75%,赖氨酸含量0.29%。
-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4.3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2.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0%。
- 铁穗TS393
- 审定编号:辽审玉20230101
- 育种者:铁岭慧丰种业有限公司
- 品种来源:h0746×f121
- 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成熟127天,与对照先玉335同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9厘米左右,穗位91厘米左右,成株约21片叶。果穗筒型,穗长24.2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类型为马齿型,百粒重42.0克。
- 抗病性:中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中抗穗腐病,中抗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 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80克/升,粗蛋白含量10.26%,粗脂肪含量3.21%,粗淀粉含量70.55%。
- 产量表现:2021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846.2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9%;2022年复试平均亩产863.4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54.8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1%。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9.9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7%。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