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养殖有哪些技巧
雏鸡养殖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巧,以下是一些要点:
养殖环境准备
- 鸡舍选择:要选择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和排水良好的地方建鸡舍,这样能有效减少潮湿和空气不流通带来的问题。
- 鸡舍消毒:进雏前一周,用消毒剂对鸡舍进行全面喷雾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屋顶、料槽、水槽等所有设施设备,之后将鸡舍封闭24-48小时,以彻底杀灭细菌和病毒。
- 温度调控:雏鸡1-3日龄时,鸡舍温度应保持在33-35℃;4-7日龄时,温度可降至31-33℃;第二周起,每周可降低2-3℃,直至降至常温。
- 湿度管理:1-10日龄的雏鸡,鸡舍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10日龄以后,湿度控制在50%-60%。
- 通风换气: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要适当通风,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排除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雏鸡的挑选与饲养
- 挑选雏鸡:要选择绒毛整齐、有光泽,活泼好动,叫声响亮且清脆,眼睛明亮有神,肛门干净无粪便粘连,脐带愈合良好的雏鸡。
- 及时饮水: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先让其饮用30℃左右的温开水,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补充能量和电解质,促进雏鸡体力恢复和胎粪排出。一般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要保证其喝到水。
- 合理开食:饮水后2-3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料可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雏鸡专用配合饲料。将饲料撒在浅平的料盘或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 光照控制:1-3日龄可采用24小时光照,让雏鸡熟悉环境,便于采食和饮水;4-7日龄光照时间可调整为22小时;以后每周减少2-3小时光照,直至过渡到自然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3瓦为宜,灯泡距离地面2米左右。
疾病防控与日常管理
-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兽医的建议,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常见的疫苗有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疫苗、法氏囊病疫苗等。
- 疾病监测:每天要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饮水情况、粪便形态等,如发现雏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蓬松、粪便异常等,要及时隔离检查,确定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密度管理:一般1-2周龄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雏鸡,3-4周龄每平方米饲养20-30只,5-6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
- 日常清洁:每天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杂物和剩余饲料,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垫料,保持垫料干燥、松软。
雏鸡养殖需要养殖者细心关注每一个环节,为雏鸡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才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实现良好的养殖效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