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金银花树苗北花一号

时间:2025-02-22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23评论:0

以下是关于金银花树苗北花一号的详细介绍:

  • 品种来源:北花一号是山东九间棚集团董事长刘嘉坤,从沂蒙大地当地传统道地金银花品种大毛花的自然变异品种中,反复试验筛选出的一个北方正品金银花优良品种。
  • 品种优势
    • 花蕾期长,采摘便利:传统金银花花蕾进入大白期后两三天即开花绽放,且从枝条基部到梢部渐次开放,采花期需每天采摘,否则产量和质量大降。而北花一号大白期花蕾长达10-15天不开花,极大延长最佳采摘期,每茬花季集中采收两次即可,遇阴雨天可暂不采摘,避免弃采减收和晾晒不便等问题。其节间短、叶片下垂、花蕾大且集中外露,簇生于叶腋和枝顶,人工采摘方便,可大把采收,每人每天可采鲜花40-50公斤,采摘工效提高3-4倍。
    • 道地正品,成分含量高:经北京中医药大学指纹图谱检测,北花一号与北方传统道地金银花大毛花完全一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属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品金银花。经检测,其绿原酸含量3.20%,木犀草苷含量0.096%,分别比国家药典规定高113%和92%、比传统品种大毛花高6.7%和77.8%。
    • 花蕾硕大,产量较高:北花一号徒长枝少,两年以上花墩基本都是结花枝,花蕾硕大、花针长,头茬花千蕾鲜花重310左右,是大毛花的2.5倍。且花蕾期长,不易开花凋落,减少开花落花损失,密植丰产园盛花期亩产干花可达120-150公斤,比传统品种大毛花增产30%以上。
    •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既保留了大毛花的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等优点,可在山区旱地、沟边地堰、边疆荒漠地区栽植;又具备主干直立性好、易培育成树形金银花的优点,方便田间管理和鲜花采摘,提高通风透光性和开花量,也适宜平原地区、密植丰产园发展,还是生态绿化、美化城镇、旅游观光的优良植物。

  • 栽培技术
    • 种苗选择:优质种苗要求品种纯正,根系较完整,苗高30cm左右,一年生苗地表直径0.3-0.5cm左右,两年生苗地表直径0.51-0.8cm,正常管理情况下种苗栽植成活率在95%以上。
    • 选地与整地:选阳光充足、雨水适中或有灌溉条件,以及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为宜。荒山丘陵、沟边地堰、废弃矿场、沙丘滩地、城镇绿地等地亦可种植。对种植地块要耕翻整理,清除异物。平原地区、低洼地块可起垄或畦田种植;山区丘陵可沿等高线起垄或挖鱼鳞坑穴盘栽植;沟边地堰、废弃矿场可分散挖穴或客土回填。
    • 种苗定植:一年四季只要土地不封冻均可栽植,以早春土壤解冻后和晚秋土壤封冻前栽植最好。栽植时挖长、宽、深各20厘米左右的穴坑,放入苗木保持直立,覆疏松细土并压紧踏实,浇足水,待水下渗无明水后,再培土封墩。为提高成活率,可剪除移栽苗木过多叶片和枝条嫩梢,苗木栽植培土后,地下部分深度以15厘米左右为宜,干旱或寒冷地区可覆盖地膜保水增温。
    • 栽植模式:包括簇墩形,墩行距为1米×1.5米,每亩栽444墩,每墩栽苗2-3株,适于山区丘陵等地;主干树形,单株栽植,分层留枝,标准种植园株行距为1米×1.5米,每亩栽植444株,速效丰产园或山岭薄地株行距0.5米×1.5米,每亩栽植888株,适于平原等地;立杆辅助形,墩行距为1米×1.5米,每亩栽444墩,每墩栽苗3株,呈三角形分布;篱架吊蔓形,株行距为0.5米×1.5米,单株定植,每亩栽苗888株,适宜在土质肥沃的平原地块采用。
    • 施肥管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可在耕翻土地或栽植苗木时施用,一般亩施优质腐熟畜禽圈肥等有机肥料4000-5000公斤、复混化肥40-50公斤,也可在冬、春季节金银花越冬休眠期和缓慢生长期施用。追肥在金银花生长期进行,新栽植金银花缓苗后追施提苗肥,以氮素化肥为主,复混肥料为辅;多年生金银花一般在春季萌芽前后及每茬花采摘后施用追肥,以氮肥、氮磷钾复合肥及复混肥为主。
    • 浇水与排水:北花一号抗旱耐瘠薄,在正常降雨年份一般不需人工浇水,但在春季萌芽展叶期和初夏现蕾开花期,如天气特别干旱、出现叶片萎蔫,则需浇水。平原地区、低洼地块要注意排水防涝。

  • 市场前景:北花一号金银花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其干花质量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在中药材市场上备受青睐,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和对金银花需求的增加,北花一号金银花的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其还可用于生态绿化、旅游观光等领域,具有多种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