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的种子结构
裸子植物的种子结构主要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个部分,以下是具体介绍:
- 种皮
- 来源:由珠被发育而来,是种子的外层保护结构。
- 结构特点:通常比较坚硬,可分为外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厚而坚硬,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外界物理损伤和病虫害侵害;内种皮薄而柔软,有些种类的内种皮会形成特殊的结构,如银杏的内种皮膜质,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种子在萌发时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胚
- 来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
- 结构特点: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位于胚的顶端,是未来发育成地上部分茎和叶的原始体;胚轴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在种子萌发时,胚轴的伸长会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土壤;胚根位于胚的基部,是未来发育成根的部分,它能突破种皮,向土壤中生长,为幼苗吸收水分和养分;子叶的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如松科植物一般有多个子叶,而苏铁科植物通常有2片子叶,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着储存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为胚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支持。
- 胚乳
- 来源:大多数裸子植物的胚乳是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来,是单倍体组织。
- 结构特点:胚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为胚的发育和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其细胞通常较大,细胞壁较薄,细胞内充满了营养颗粒。
此外,有些裸子植物的种子还具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松树种子具有翅,有助于种子的传播;银杏的种子在种皮外还有肉质的外种皮,成熟时呈黄色,具有一定的吸引动物的作用,有利于种子的扩散。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