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是一种什么植物
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在园艺上有时也称多肉花卉,以下将从其定义、分类、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主要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 基本定义: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其至少具有一种肉质组织,这种组织除其他功能外,能储藏可利用的水,在土壤含水状况恶化、植物根系不能再从土壤中吸收和提供必要的水分时,它能使植物暂时脱离外界水分供应而独立生存。
- 植物分类
- 按贮水组织部位分类:叶多肉植物,叶高度肉质化,茎的肉质化程度较低,部分种类的茎带一定程度的木质化,如番杏科、景天科、百合科和龙舌兰科的种类;茎多肉植物,贮水组织主要分布在茎部,部分种类茎分节、有棱和疣突,少数种类具稍带肉质的叶,但一般早落,以大戟科和萝藦科的多肉植物为代表;茎干状多肉植物,肉质部分集中在茎基部,而且这一部位特别膨大,以球状或近似球状为主,有时半埋入地下,无节、无棱、无疣突,有叶或叶早落,以薯蓣科、葫芦科和西番莲科的多肉植物为代表。
- 按植株形态分类:乔木状多肉植物,植株为乔木性状,基本都是茎干状多肉、主干粗大、形态奇特,如木棉科猴面包树;灌木状多肉植物,植株为灌木性状,分支多,有的品种耐修剪,可用作绿篱,如大戟科虎刺梅;藤本多肉植物,植株为藤本性状,又可分为茎多肉和叶多肉两种,如百合科大苍角殿、葫芦科碧雷鼓;草本多肉植物,可分为一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如马齿苋科大花马齿苋。
- 按生长习性分类:冬型种多肉植物,冬季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时休眠,如景天科黑法师;夏型种多肉植物,夏季温暖时生长、冬季寒冷时休眠,仙人掌科的绝大部分植物属于此类;中间型多肉植物,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时都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春、秋季节生长,如景天科和番杏科等部分多肉植物。
- 形态特征
- 叶片:形态多样,单叶的排列方式有轮生、互生、对生、交互对生、两列叠生和排列成莲座状,形状有线形、匙形、椭圆形、卵圆形、心形、剑形、舌形、菱形等,有的是全缘,也有的呈掌状、羽状浅裂,还有的种类叶缘和叶尖带刺或毛。
- 茎干:茎多肉植物一般具直立的柱状茎,也有一些种类具球状、长球状或细长下垂的茎,柱状茎的截面通常是圆形,也有三角形或近方形的,大戟科和部分萝藦科的种类茎有明显的棱,棱数从3个到20多个不等,少数种类还具疣突。
- 茎基部:茎干状多肉植物膨大的茎基形状多样,如球状、长颈酒瓶状、酒瓮状、陀螺状、半球形、扁球状、卵圆状、纺锤状等。
- 生长习性
- 光照:绝大部分多肉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喜欢明亮的阳光,通常需要每天至少6小时的直射阳光,充足的光照能使它们的叶片更加饱满紧凑,颜色更加鲜艳亮丽,但也有少数多肉植物如十二卷属的一些品种,对光照的需求相对较低,适合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
- 温度:一般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耐寒性和耐热性因品种而异,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冻,夏季高温时则要注意降温。
- 水分:多肉植物大多原产于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适应干燥环境,浇水要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避免过湿。
- 土壤:适合栽培在疏松透气、含一定量腐殖质的土壤中。
-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种类繁多,形态奇特,在园林造景上能够展示出浓郁的异国情调,营造出优美的园林艺术效果,也非常适宜于现代家庭种养,可用于室内装饰和布置。
- 食用价值:仙人掌科中的木麒麟属、仙人掌属和量天尺属多数种的浆果可供生食,木麒麟的叶和量天尺的花可作蔬菜来食用。
- 经济价值:龙舌兰科中的多肉植物为重要的纤维用植物,在墨西哥有些种类可酿酒;大戟科大戟属的种子含量达50%,是较好的工业油料等。
- 药用价值:根据中国药用典籍《中药大辞典》记载,多肉植物中有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作用,如仙人掌可用来治疗胃痛、吐血、蛇虫咬伤、烫伤及冻伤等病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