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药用植物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豆科药用植物:
-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多种病症。中药黄芪
-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痈肿疮毒、咳嗽痰多等病症。中药甘草
- 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等病症。中药葛根
-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便血、黄疸、湿热带下等病症。中药苦参
- 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等病症。中药鸡血藤
- 决明子: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大便秘结等病症。中药决明子
- 合欢皮: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味甘,性平。归心、肝、肺经。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忧郁失眠、心神不安、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症。中药合欢皮
- 槐米与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前者呈卵形或椭圆形,后者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二者均性微寒,味甘,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可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病症。中药槐米
- 云实皮:是豆科植物云实的干燥根皮。味辛、苦,药性微温,主要成分有甾醇、皂苷、脂肪油、淀粉等,其中甾醇为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 补骨脂: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有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外用还可消风祛斑,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等病症。中药补骨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