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虾养殖技术河虾如何养
河虾通常指日本沼虾,以下为你介绍河虾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位置与水源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且周边无污染源的地方建池。优质的水源是保证河虾健康生长的关键,例如以未受工业和农业污染的河水作为水源。
面积与水深 :池塘面积一般以 3-5 亩为宜,水深保持在 1.2-1.5 米。这样的面积和水深有利于水体的溶氧分层与水温调节,便于河虾栖息与生长。
底质与坡度 :池底要求平坦,底质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佳,保水性好。池塘要有一定的坡度,坡比一般为 1:3,便于河虾在池坡上活动与栖息。
配套设施 :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用 60-80 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排水口也要设置防逃网。同时,根据池塘面积大小,合理安装增氧设备,如每亩配备 0.5-1 千瓦的增氧机,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放养前准备
池塘清整 :冬季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保留淤泥厚度不超过 10 厘米,然后让池塘暴晒一段时间,以改善底质。
药物清塘 :在放苗前 10-15 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一般每亩用生石灰 75-100 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野杂鱼和敌害生物。
注水施肥 :清塘后 7 天左右,向池塘注水 50-60 厘米,注水时用筛绢网严格过滤。然后每亩施入经过发酵的有机肥 200-300 千克,如鸡粪、牛粪等,以培养浮游生物,为河虾提供天然饵料。
种植水草 :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草,如轮叶黑藻、伊乐藻、水花生等,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30%-50%。水草不仅可为河虾提供栖息、蜕壳和躲避敌害的场所,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改善水质。
虾苗放养
虾苗选择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力强的虾苗。最好选择本地繁育的虾苗,以提高其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减少运输应激。
放养时间 :一般有春季和夏季两个放养时间。春季放养在 3-4 月,水温达到 18℃以上时进行;夏季放养在 6-7 月,虾苗规格一般为 1.5-2 厘米。
放养密度 :春季放养,每亩可放养规格为 2000-3000 尾 / 千克的虾苗 10-15 千克;夏季放养,每亩放养规格为 1.5-2 厘米的虾苗 3-5 万尾。如果池塘条件好、增氧设备齐全,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反之则应减少。
放养方法 :虾苗放养前要进行试水,确认清塘药物毒性消失后再放苗。放苗时,将装有虾苗的容器放在池塘上风处,让虾苗缓慢地自行游入池塘,避免集中倾倒,以免虾苗因应激而死亡。同时,注意调节虾苗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温差不超过 2℃。
饲料投喂
饲料选择 :河虾为杂食性动物,可投喂的饲料种类多样,如螺蚌肉、小鱼虾、蚯蚓等动物性饲料,以及豆饼、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植物性饲料。也可选用优质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应满足河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粗蛋白含量一般在 30%-38%。
投喂量 :根据河虾的生长阶段、水温、水质及摄食情况等合理调整投喂量。一般来说,幼虾阶段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 8%-10%,成虾阶段为 5%-8%。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早晨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 30%,傍晚占 70%,因为河虾多在夜间活动觅食。
投喂方法 :沿池塘四周均匀投喂,同时在池塘中间适当投喂一些,保证河虾都能获取食物。投喂时要做到 “四定” 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水质管理
水位调节 :养殖前期,保持水位在 50-60 厘米,有利于水温升高,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和河虾生长。随着河虾的生长和气温的变化,逐渐加深水位,高温季节水位保持在 1.2-1.5 米。
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氧、pH 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溶氧应保持在 5 毫克 / 升以上,pH 值维持在 7.5-8.5 之间,氨氮不超过 0.2 毫克 / 升,亚硝酸盐不超过 0.05 毫克 / 升。
换水与增氧 :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换水,一般每 10-15 天换水 1/3 左右,保持水质清新。在高温季节、阴雨天或虾类摄食情况不佳时,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防止河虾浮头死亡。
水质改良 :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 菌等,调节水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日常管理
巡塘观察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河虾的活动、摄食、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如发现河虾有异常行为,如浮头、游动缓慢、体表有损伤等,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防止河虾逃逸。
病害防治 :河虾养殖过程中,要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合理的放养密度和科学的投喂管理是预防病害的关键。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可每月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全池泼洒一次。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 C、免疫多糖等,增强河虾的免疫力。如发现病害,要准确诊断,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滥用药物。
记录管理 :做好养殖记录,包括放养时间、放养密度、饲料投喂量、水质检测数据、用药情况、河虾生长情况及销售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可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捕捞收获
捕捞时间 :当河虾达到商品规格(一般体长 3.5 厘米以上)时,可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捕捞。春季放养的虾苗,一般在 6-7 月开始捕捞;夏季放养的虾苗,在 9-10 月开始捕捞。
捕捞方法 :可采用地笼网、拖网、手抄网等工具进行捕捞。地笼网捕捞较为常用,傍晚将地笼网放置在池塘四周及水草较多的地方,第二天早晨收笼取虾。对于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小虾,应及时放回池塘继续养殖。
暂养销售 :捕捞上来的河虾可先进行暂养,以提高其品质和售价。暂养池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暂养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1-2 天,期间要适当投喂。然后根据市场行情,将河虾鲜活销售或进行加工处理。
上一篇:紫藤一般在哪种地方生长
上一篇:有哪些花是在春天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