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病虫害有哪些
山楂树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病害
- 山楂白粉病
-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产生白色粉状斑,逐渐扩大并连成片,严重时白粉布满叶片,病叶逐渐枯黄脱落。新梢受害后,表面布满白粉,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缩短,叶片细长,扭曲变形。果实发病多在幼果期,病果表面产生白色粉斑,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果实生长受阻,易畸形,严重时早期脱落。
-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暖潮湿、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易发病。
- 山楂锈病
-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正面出现橙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果实发病后,病斑橙黄色,稍隆起,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病果生长受阻,易脱落。
- 发病规律:病菌以冬孢子角在桧柏等转主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季遇雨萌发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山楂树上进行侵染。一般4-6月降雨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重。
- 山楂花腐病
- 症状:可危害花、叶片、新梢和幼果。花期发病,花器变褐腐烂,病花迅速脱落,有时病花残留于枝头。叶片发病多从边缘开始,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扩展,病叶易脱落。幼果发病,病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果迅速腐烂脱落,少数病果干缩后挂在树上。
-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僵果或病枝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花期低温多雨、果园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等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虫害
- 山楂叶螨
- 形态特征:雌成螨椭圆形,体背隆起,有刚毛26根,足4对。雄成螨体略小,后端尖削。卵圆球形,初产时无色透明,后变为橙黄色。幼螨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若螨足4对,与成螨相似,但体较小,色较浅。
- 危害特点: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出现失绿斑点,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
- 桃小食心虫
- 形态特征:成虫体灰白色或浅灰褐色,前翅近前缘中部有一个蓝黑色近三角形大斑。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橙红色。幼虫体乳白色或黄白色,头部褐色。蛹长椭圆形,黄白色至黄褐色。
- 危害特点:以幼虫蛀入果实危害,在果内纵横串食,使果实变形,形成“猴头果”,被害果实易脱落,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 山楂粉蝶
- 形态特征:成虫体黑色,被有白色鳞片,前翅白色,顶角有几个黑斑,后翅前缘有一个黑斑。卵圆筒形,顶端稍尖,表面有纵脊和横道。幼虫体黑色,密被白色长毛,各体节有许多橙黄色斑点。蛹长椭圆形,黄白色或淡绿色。
- 危害特点:以幼虫取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和花芽分化。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