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苗怎么养殖方法
草鱼苗的养殖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草鱼苗养殖的具体方法:
池塘准备
- 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保持在1.5-2米左右。池塘底部要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以利于草鱼苗的活动和生长。
- 清塘消毒:在放苗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池塘中的病原体、野杂鱼和其他有害生物。一般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漂白粉10-15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
- 水质培育:清塘后,在放苗前7-10天,向池塘中注入新水,进水口要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然后每亩施入发酵好的有机肥200-300千克,培育浮游生物,为草鱼苗提供天然饵料。
鱼苗放养
- 鱼苗选择: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游动活泼的草鱼苗。一般选择体长在2-3厘米的草鱼苗进行放养,这样的鱼苗适应能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质状况和养殖技术等因素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草鱼苗1-1.5万尾。如果池塘条件好、水质肥沃、养殖技术高,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反之,则应适当减少放养密度。
- 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进行放苗,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或雨天放苗。放苗时,要将鱼苗袋放入池塘中浸泡15-20分钟,使鱼苗袋内的水温与池塘水温基本一致后,再将鱼苗缓慢放入池塘中。
饲料投喂
- 开口饲料:草鱼苗下塘后,以浮游生物为食。随着鱼苗的生长,当体长达到3厘米以上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初期可投喂豆浆、蛋黄等,每天投喂3-4次,沿池塘边均匀泼洒。
- 配合饲料:当草鱼苗体长达到5厘米以上时,可逐渐过渡到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在30%以上,粒径根据鱼苗的大小进行调整。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鱼苗在1-2小时内吃完为宜。
- 青饲料:当草鱼苗体长达到8-10厘米时,可适量投喂一些鲜嫩的青饲料,如浮萍、黑麦草等,以补充营养,促进草鱼苗的生长。青饲料要洗净切碎后投喂,每天投喂量以草鱼苗在2-3小时内吃完为宜。
日常管理
- 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周加注新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注水量。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水质,使池水pH值保持在7.5-8.5之间。
- 巡塘检查: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草鱼苗的活动、摄食和水质变化情况。如发现草鱼苗有异常行为,如浮头、游动缓慢、摄食减少等,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 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对池塘和鱼体进行消毒。每隔15-20天,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强草鱼苗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分塘养殖
- 分塘时间:当草鱼苗生长到一定规格后,如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要及时进行分塘养殖,以降低养殖密度,促进草鱼苗的生长。一般在养殖30-45天后进行第一次分塘。
- 分塘方法:分塘前要停食1-2天,然后用拉网将草鱼苗捕起,进行筛选分级,将规格相近的草鱼苗分到同一池塘中养殖。分塘时操作要小心,避免损伤鱼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