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干怎么有两种
合欢花干有两种,通常指的是合欢花的干燥花序和干燥花蕾,它们在外观、功效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具体介绍如下:
外观区别
- 合欢花(干燥花序):头状花序皱缩成团,总花梗长3-4cm,有时与花序脱离,黄绿色,有纵纹,被稀疏毛茸。花全体密被毛茸,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色或黄褐色,无花梗或几无花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
- 合欢米(干燥花蕾):呈棒槌状,长2-6mm,膨大部分直径约2mm,黄绿色至黄褐色,全体被毛茸,花梗极短或无。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未开放;雄蕊多数,细长并弯曲,基部连合,包于花冠内。中药材合欢花干燥花蕾
功效侧重
- 合欢花(干燥花序):解郁安神的功效较为突出,常用于治疗忧郁失眠、心神不安等症状,对于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多疑易惊等情况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 合欢米(干燥花蕾):除了具有一定的解郁安神作用外,在理气开胃、活血止痛方面相对更有优势,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胃脘痞满等症状。
炮制方法
- 合欢花(干燥花序):一般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花梗,筛去灰屑即可。有时也会进行蜜炙等炮制方法,以增强其润肺止咳、解郁安神的功效。蜜炙时,先将蜂蜜加适量水稀释后,倒入净合欢花中拌匀,闷润至蜂蜜被吸尽,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 合欢米(干燥花蕾):炮制方法与合欢花类似,通常也是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即可。如需增强其某些功效,也可采用酒炙、醋炙等方法。酒炙时,取净合欢米,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
临床应用
- 合欢花(干燥花序):在治疗失眠时,常与夜交藤、酸枣仁等药物配伍使用,如《景岳全书》中的合欢汤,就是以合欢花为主药,配合夜交藤、茯苓、远志等药物,用于治疗心虚肝郁、失眠多梦等症。
- 合欢米(干燥花蕾):在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时,可与柴胡、郁金、香附等药物同用,以增强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效果。如《傅青主女科》中的解郁汤,就是以合欢米、柴胡、当归、白芍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胸胁胀痛等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