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叶植物茎通常有
单子叶植物茎通常具有以下结构和特点:
- 表皮
- 细胞组成:一般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形状较为规则,排列紧密,无胞间隙。如禾本科植物的表皮,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硅细胞和栓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
- 保护结构:表皮细胞的外壁常增厚,表面常有角质层,有的还有蜡质或表皮毛,这些结构能加强保护功能,防止水分过度散失和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 基本组织
- 薄壁组织:占据茎的大部分空间,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等功能,其中常有气腔或气道,如水稻、玉米等植物茎的基本组织中有气腔,可进行气体交换和通气。
- 机械组织:多为厚壁组织,通常位于表皮内,或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具有支持和巩固茎的作用,增强茎的机械强度,以抵抗外界的压力和拉力,如一些单子叶植物茎中的纤维束。
- 维管束
- 分布:维管束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星散分布,在中空茎中则多排成疏松的两环,如玉米茎的维管束呈两轮分布,外轮较小,内轮较大。
- 结构:每个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维管束鞘组成。韧皮部在维管束的外方,木质部在内方,外围有一圈厚壁组织,即维管束鞘。
- 类型:主要有散型维管束和管型维管束两种。散型维管束是一种原始的维管束类型,维管束元素散布于茎的各个部位;管型维管束是目前主要的维管束类型之一,维管束元素呈管状排列。
- 其他特点
- 节与节间:单子叶植物的茎具有分化明显的节和节间,每个节由一个节环和节间组成,节环包裹着茎的内部组织,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茎的生长主要发生在节间。
- 中空结构:许多单子叶植物茎是中空的,如竹子、小麦等,这样可以减轻自身重量,便于在风中摇摆,同时也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 有限增粗:大多数单子叶植物茎没有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增粗,但少数单子叶植物,如龙血树、朱蕉等,可通过形成层状细胞进行次生生长,使茎加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