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槟榔和槟榔的区别
假槟榔和槟榔主要有以下区别:
- 科属不同
- 假槟榔:棕榈科假槟榔属植物。
- 槟榔:棕榈科槟榔属植物。
- 形态特征不同
- 植株高度
- 假槟榔:植株高大,一般可长至20-30米。
- 槟榔:相对较矮,高度通常在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
- 树干形态
- 假槟榔:树干幼时为绿色,老时变为灰白色,光滑而有梯形环纹,基部略膨大。
- 槟榔:树干有环状叶痕,颜色一般为深褐色或灰褐色。
- 叶片特征
- 假槟榔:叶羽状全裂,生于茎顶,羽叶线状披针形,呈2列排列,先端渐尖,全缘或有缺刻,叶背被灰白色鳞秕状物。
- 槟榔:叶簇生于茎顶,羽片多数,狭长披针形,上部羽片合生,顶端具不规则齿裂。
- 果实形态
- 假槟榔:果实卵球形,成熟时为红色,长12-14毫米。
- 槟榔:果实为橙黄色,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中果皮厚,纤维质。
- 植株高度
- 生长习性不同
- 分布区域
- 假槟榔: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 槟榔: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如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等国家,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 环境需求
- 假槟榔:喜光、喜高温多湿气候,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4-28℃,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时间一长叶片就会枯黄;低于5℃时,干茎则会受冻死亡。
- 槟榔:喜湿、好肥,不耐涝,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在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但更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为1700-2200毫米的地区。
- 分布区域
- 主要价值不同
- 观赏价值
- 假槟榔:树形优美,集观叶、花、果、茎于一体,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美化环境的特色树种,常被作为庭园风景树或行道树来栽培。
- 槟榔:树姿优美,在中国南方地区也常被用于园林绿化,但观赏价值相对假槟榔来说不是其主要价值。
- 经济价值
- 假槟榔:主要用于园林景观建设,其叶鞘纤维可作为中药材。
- 槟榔:经济价值较高,果实可供嚼食,也可用于制作卤菜等食品,茎干和纤维可制成纤维隔板、编织地毯等,叶可编织扇子等工艺品,新芽还可作蔬菜。
- 药用价值
- 假槟榔:叶鞘纤维味归经为苦、涩,平,归肝、脾经,在中医上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主治外伤出血等;壮医上为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叮相噢嘞(外伤出血)等。
- 槟榔:种子可入药,性温,味苦、辛,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等病症。
- 观赏价值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