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植被类型及特点
贵州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不同的植被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下是贵州主要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森林植被
- 针叶林
- 分布:是贵州现存植被中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植被类型,以杉木林、马尾松林、云南松林、柏木林等较为重要,多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
- 特点:针叶林一般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是重要的用材林资源。如马尾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耐干旱瘠薄,能在酸性土壤上良好生长;杉木则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其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耐腐力强。
- 阔叶林
- 常绿阔叶林:是贵州的地带性植被,主要由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等植物组成,多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这些植被四季常绿,林相整齐,层次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在此栖息。
-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分布在海拔1200-2000米的山地,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类型,既有常绿阔叶树种,又有落叶阔叶树种,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
- 落叶阔叶林: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或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地区,主要由桦木科、壳斗科、杨柳科等落叶阔叶树种组成。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季相变化明显,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 竹林
- 分布:以分布于赤水等地的楠竹林最为重要,此外还有毛竹林、斑竹林等,多生长在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丘陵地区。
- 特点:竹子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可用于建筑、造纸、家具制造等行业,同时还能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灌丛及灌草丛植被
- 分布:是多种森林植被破坏后发育形成的植被类型,分布普遍,在山地、丘陵、河谷等地均有分布。
- 特点:灌丛以灌木为主要组成部分,植株相对较矮,一般在5米以下,常见的有杜鹃灌丛、马桑灌丛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灌草丛则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散生有少量灌木的植被群落,如白茅灌草丛、蕨类灌草丛等,多为喜光植物,能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良好生长。
沼泽与水生植被
- 分布:沼泽在贵州分布不多,原生性沼泽仅在少数海拔较高、山体温度很低的局部低洼积水地段分布。水生植被则分布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中。
- 特点:沼泽植被主要是以泥炭藓、大金发藓为主的藓类沼泽,以及一些水生草本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它们能够适应湿润、缺氧的环境,对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具有重要作用。水生植被根据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等,如荷花是典型的挺水植物,睡莲是浮叶植物,金鱼藻是沉水植物。
栽培植被
- 农田植被:分为旱地植被与水田植被,以“包麦(油)”“稻油(麦)”组合最为重要。旱地植被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水田植被则主要种植水稻。
- 经济林:以油桐林、油茶林、漆树林、乌桕林及果木林为重要,这些经济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