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用什么造假
小叶紫檀常见的造假材料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材质造假
- 血檀冒充:血檀,学名染料紫檀,与小叶紫檀外观极为相似,尤其是鸡血红料。血檀新切面为艳红色,放置十几天后变成暗红色,小叶紫檀心材新切面呈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小叶紫檀有淡淡的檀香味,血檀则没有香味,有些还带有酸臭味。血檀横切面牛毛纹不规则、排列混乱,棕线较浅;小叶紫檀棕眼细而密,称牛毛纹,日久会产生角质光泽,棕线深且分布自然。
- 大叶紫檀混淆:大叶紫檀学名卢氏黑黄檀,属于黑酸枝木类。大叶紫檀新切面颜色为桔红色,久后变深紫,带黑色条纹,小叶紫檀新切面通常为橘黄色,日久为深红深紫色。大叶紫檀纹理界限明显、生硬,花纹明显,局部卷曲,生长轮比较明显;小叶紫檀纹理直,花纹较少,颜色过渡自然,生长轮不明显。大叶紫檀棕眼粗而分散,棕线通直,牛毛纹粗大;小叶紫檀棕眼小而密集,棕线不规则,牛毛纹细小、弯曲细密。大叶紫檀锯解、钻孔、火烧时有酸味,小叶紫檀只有淡淡的香气。
- 其他木材顶替
- 红檀:颜色多为红棕色,纹理较为粗糙,与小叶紫檀细腻的纹理和深沉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 犀牛角紫檀:是一种人工压缩木,将普通木材特殊处理,使其密度增大,颜色变深来模仿小叶紫檀。但其纹理往往过于规则,缺乏自然美感,放大镜下木材结构与小叶紫檀不同。
- 红酸枝:主要产自越南等东南亚地区,颜色与小叶紫檀类似,也可沉水。但红酸枝牛毛纹是黑色的,把红酸枝泡在水里20分钟可鉴别。
- 科檀:没有明显棕眼,颜色比小叶紫檀鲜艳。
- 东非黑黄檀:俗称“紫光檀”“乌檀”,心材黑褐至黄紫褐色,有的近黑色或常带黑色条纹。小叶紫檀即便变作紫黑色,也会透出一点淡淡的褐色及红色,不会是很纯粹的黑色。
- 缅甸紫檀:新开木料颜色偏黄色,没有牛毛纹,表面棕眼孔明显。其纹路是块状的,没有线条性,与小叶紫檀的黑线条形纹路不同。
金星造假
- 牛毛纹伪装:在珠子加工打磨时,部分木屑进入棕眼和牛毛纹,色泽偏黄,乍看像金星。这些“金星”呈一条直线,连贯性强,而真金星是矿物质沉积在导管中形成的,分布不规律,时断时续。
- 木屑填充:用白色木屑填充棕线造假金星,外观难分辨,借助放大镜可见填充的木屑呈不规则状态,金星并非一个完整体,形态比较碎;真金星是一个整体,部分能看到珠子的车痕,假金星做好珠子后填充,不会有车痕。
- 铜粉填充:铜粉填充造假的金星手串,外观往往过于爆满,几乎有棕眼就有金星,假金星颜色不协调,有明显金属色泽,过于发金黄色,真金星泛黄白色。
品质造假
- 高压注油与桐油浸泡:不良商家为将低价糠料伪装成高油密小叶紫檀,采用高压注油或桐油浸泡。高压注油使油料强行注入木材内部,木材结构被破坏;桐油浸泡的木材有较大桐油味,且每隔2-3年需重新涂刷。
- 抹油、上蜡、上胶:抹油可掩盖木料缺陷,使其看起来油润,但油脂会挥发;上蜡能让手串光亮,但会阻碍汗液和油脂与木材融合,影响包浆;上胶多应用在瘤疤小叶紫檀中,加固的同时破坏了木材天然属性,借助紫光灯可发现上胶痕迹,胶会呈现荧光反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