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是不是九里香
七里香和九里香在植物学上都属于芸香科九里香属,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植物,以下从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区分:
形态特征
- 叶片
- 七里香:叶片通常为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顶部狭长渐尖,基部短尖,两侧对称或一侧偏斜,边全缘,波浪状起伏,叶面有光泽,深绿色,幼苗期为单叶,其后为单小叶及二小叶,成长叶有小叶3-5片,稀7片。植物七里香叶片
- 九里香:叶片为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宽处在中部以上,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先端钝、急尖或凹入,基部略偏斜,全缘,黄绿色,薄革质,上表面有透明腺点,小叶柄短或近无柄,羽状复叶有小叶3-9片。植物九里香叶片
- 花朵
- 七里香: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及顶生,通常有花10-50朵,萼片卵形,雄蕊10枚,子房2室。植物七里香花
- 九里香:聚伞花序,花白色,径约4厘米,比七里香的花稍大,花期7-10月。植物九里香花
- 果实
- 七里香:果橙黄至朱红色,狭长椭圆形,稀卵形,顶部渐狭,长1-2厘米,宽5-14毫米,有甚多干后凸起但中央窝点状下陷的油点,种子1-2粒,种皮有棉质毛。植物七里香果实
- 九里香:浆果近球形,肉质红色,果熟期10月至翌年2月,果实气香,味苦、辛,有麻舌感。植物九里香果实
生长环境
- 七里香:生长在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区较常见,花岗岩地区也有,喜欢湿润的环境,耐阴。
- 九里香:主要分布在靠海的砂质土壤地区,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耐寒性较差,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如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南部。
药用价值
- 七里香:根、叶用作草药,性温,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镇惊,消肿,解毒的作用,用作治感冒、头痛、胃痛、牙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其根还可用作局部麻醉和消炎。
- 九里香:性温、味苦、有小毒,主要用于行血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等,主要治疗胃脘疼痛、风湿痹痛、跌扑肿痛等,还对蛇虫咬伤、麻醉止痛有疗效,以九里香为原材料之一的知名处方药品有“三九胃泰”“罗浮山百草油”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