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特点和特征
杜鹃花的特点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态特征
- 植株:多为灌木或乔木,有时矮小成垫状,地生或附生,植株高度通常在2-7米,也有一些品种较为矮小。其树冠形状一般为伞形或圆形,枝条密集且细长。植物杜鹃花
- 叶片:叶常绿或落叶、半落叶,互生,全缘,稀有不明显的小齿,通常向枝顶密集,革质,少数落叶种类叶片纸质。叶片形状多样,有卵形、椭圆状卵形、倒卵形、长圆状倒披针形等。
- 花朵
- 花序:花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稀单花,通常顶生,少有腋生。
- 花型:花萼5(-6-8)裂或环状无明显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状、钟状、管状或高脚碟状,整齐或略两侧对称,5(-6-8)裂,裂片在芽内覆瓦状。
- 花色:颜色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红、白、粉、紫、黄等多种颜色,还有复色品种。
- 花蕊:雄蕊5-10,通常10,稀15-20(-27),着生花冠基部,花药无附属物,顶孔开裂或为略微偏斜的孔裂;花柱细长劲直或粗短而弯弓状,宿存。
- 果实与种子:果实为蒴果,自顶部向下室间开裂,果瓣木质,少有质薄者开裂后果瓣多少扭曲。种子多数,细小,纺锤形,具膜质薄翅,或种子两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鳍状翅,或无翅但两端具狭长或尾状附属物。
生长习性
- 光照:喜欢半阴半阳的生长环境,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
- 温度: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 土壤:喜欢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常被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分布特征
- 地理分布:主产东亚和东南亚,1种产大洋洲,2种分布至北极地区,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在中国集中分布在川西山地、狭义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等地区。
- 生境分布:大部分种类出现于海拔1000-3800米间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或海拔高的暗针叶林,在东南亚各岛屿杜鹃属植物大多生于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或亚高山苔藓林或灌丛草地,附生种类很多,极少数种还出现于接近海平面的低地、海岸岩石上或附生海岸红树林间。
价值特征
- 观赏价值:杜鹃花是世界四大花卉之一,也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三大天然花卉之一,有“木本花卉之王”等美誉,它花大而艳、株形优美、花色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常被用于花坛、花境、花篱等景观布置,也可盆栽观赏。
- 药用价值:杜鹃花的花、叶、根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凉血、调经活血、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其提取物还可用于制作化妆品和保健品等。
- 生态价值: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