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子什么时候发芽
白芨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才会发芽。
一、自然环境下

白芨种子细小,在自然条件下,其萌发率较低。它的果实在 7 - 10 月成熟,种子成熟后如果自然脱落,由于种皮较薄且胚发育不完全,又缺乏胚乳等营养组织,需要依赖共生菌来获取营养才能萌发,这个过程相对复杂。在自然状态下,当温度在 15 - 25℃左右,湿度合适,且土壤中有合适的共生真菌(如兰科菌根真菌)环境时,种子有可能在来年春季开始萌发,但自然萌发率可能不足 10%。
二、人工培育环境下
温度控制 :白芨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一般在 20 - 2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种子内的生理活动能够较为活跃地进行,酶的活性也比较高,有利于种子对储存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利用。如果温度过高,超过 30℃,可能会导致种子内部的酶失活,使种子的生理活动紊乱,影响发芽;而温度过低,低于 10℃,种子的生理活动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
光照条件 :白芨种子是需光性种子,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有利于发芽。不过它不需要强光直射,一般用散射光照射比较合适。例如,在温室大棚中,将种子放置在遮阳网下,保证有足够的散射光透入,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光照环境。如果光照过强,可能会使种皮干燥,影响种子的吸水和内部生理活动;光照不足则可能无法激活种子内的某些光敏感物质,从而降低发芽率。
基质选择 :需要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含有一定营养成分的基质。一般会使用蛭石、珍珠岩和泥炭土的混合基质。蛭石和珍珠岩可以保证基质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泥炭土则能提供一定的养分。将种子播种在这样的基质上,能使其更好地与空气接触,有利于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同时也方便吸收基质中的水分和养分。
播种后时间 :经过人工处理的白芨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一般播种后 2 - 3 周左右就可以看到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不过,由于种子质量、环境微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发芽过程可能会持续 4 - 6 周。
上一篇:传播种子的办法有哪些
上一篇:十字花科蔬菜与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