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角兰是不是黄角树
黄角兰不是黄角树,它们在科属、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主要价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是具体介绍:
- 科属不同
- 黄角兰:又名黄桷兰,学名MicheliaalbaDC.,属于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
- 黄角树:一般指黄葛树,学名Ficusvirens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属于桑科榕属落叶或半落叶乔木。
- 形态特征不同
- 黄角兰:树高通常在10-20米左右,树皮呈灰白色,幼枝为绿色。叶子是单叶互生,长椭圆形,青绿色,革质有光泽,叶片相对较薄。花朵较大,白色或略带黄色,花瓣肥厚,呈长披针形,有浓郁的香气,花期在6-10月。植物黄角兰
- 黄角树:高度可达15-30米,树冠开展,树皮为灰色,枝杈密集。叶为薄革质或皮纸质,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全缘,基生叶脉短,侧脉7-10对,背面突起,网脉稍明显。果实为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簇生于已落叶枝叶腋,球形,直径7-12毫米,成熟时紫红色。植物黄角树
- 生长环境不同
- 黄角兰:原产于喜马拉雅地区,喜欢阳光充足、暖热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阴,也不耐酷热和灼热,怕寒冷,冬季温度不可低于5℃,最忌烟气,喜欢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带酸性的沙质土壤。
- 黄角树:分布于中国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以及斯里兰卡、印度、不丹、缅甸等国家,生长于海拔300-1000(-2100)米的山地、疏林及溪边,适应性较强,比较耐旱、耐寒,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
- 主要价值不同
- 黄角兰:主要用于观赏,常被种植在园林、庭院、街道两旁等作为行道树或景观树。花朵可以用来熏茶、提取香精,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叶子和根部可以入药,对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黄角树:因其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功能、水源涵养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沙漠绿化、防风林建设以及城市园林绿化中,还可作为木材使用,其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