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技巧

1210玉米种简介

时间:2025-03-04作者:admin分类:养花技巧浏览:56评论:0

常见的1210玉米种有迪卡C1210、荣玉1210、均隆1210,以下是它们的简介:
迪卡C1210

  • 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9.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0.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3厘米,穗位高107.2厘米,成株叶片数19.5片。果穗筒型,穗行数14~16行,穗长16.6厘米,穗粗4.9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硬粒,百粒重33.9克。接种鉴定,抗茎腐病,高感穗腐病,感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粗缩病,感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81克/升,粗蛋白含量10.19%,粗脂肪含量4.93%,粗淀粉含量72.88%。
  •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2.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8%。
  • 栽培要点:每亩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根据地力水平及时调整播种密度,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建议机械化精量播种;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追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两次追入,或者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及时喷施杀菌剂和防虫药剂,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 适宜区域: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等地区夏播种植。

荣玉1210
  • 特征特性:渝审玉2015002品种属中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11-144天,平均122天,比对照晚2天。第一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9厘米,穗位高112厘米,叶色绿色,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紫色。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4.2粒,穗形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2克。经两年人工接种鉴定,抗小斑病和纹枯病,中抗大斑病,感穗腐病和丝黑穗病,高感茎腐病。籽粒容重742克/升,粗蛋白含量10.43%,粗脂肪含量4.29%,粗淀粉含量72.13%,赖氨酸含量0.36%。
  • 产量表现:2013-2014年西南地区国家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595.1千克,比产量均值增产4.6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7.5千克,比对照增产11.6%。
  • 栽培要点:3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亩种植密度3200-4000株。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注重防治茎腐病、丝黑穗病、穗粒腐病、灰斑病和玉米螟。
  • 适宜区域: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陕西汉中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种植。

均隆1210
  •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31天,与对照丰田6号熟期相同,属中晚熟普通玉米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雄穗一级分枝9-16个,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0.0厘米,穗位110.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上粉色,果穗长筒形,穗长21.2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2.3厘米,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37粒,穗轴白色,单穗粒重260.0克,出籽率81.4%。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0.8克。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玉米螟。籽粒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10.46%,粗脂肪含量3.97%,粗淀粉含量72.35%,赖氨酸含量0.31%。
  • 产量表现:2013年内蒙古玉米中熟组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364.0公斤,比对照丰田6号增产7.1%;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585.5公斤,比组均值增产2.1%;2016年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099.0公斤,比对照丰田6号增产4.4%。
  • 栽培要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公顷保苗6.0-6.75万株。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300公斤,追肥尿素450公斤。注意及时防治玉米螟。
  • 适宜区域:内蒙古≥10℃活动积温2750℃以上地区、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10℃活动积温2700℃以上玉米中晚熟区、河北省张家口市等部分地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