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东单507
以下是关于玉米种子东单507的详细介绍:
- 基本信息
- 选育单位: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6006。
- 品种来源:用品种PH4CV(选)×42082B选育而成。
- 特征特性
- 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播种生育期128.9天,比对照种吉单535晚1天,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株高300厘米左右,穗位100厘米,株型半紧凑,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浅紫色,雄穗分枝数7-9个,花药黄色。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8行,穗粗5.5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8.9克,出籽率87.1%,倒伏率/倒折率1.58%。
- 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2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7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2厘米,穗位高9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形,穗长19.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4厘米,穗轴红,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2.8克。
- 西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30天,比对照先玉335早熟0.9天。株高294厘米,穗位高11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4.9厘米,百粒重40.4克。
- 产量表现
- 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2014-2015年参加中玉科企联合测试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841.2千克,比对照增产9.65%,增产点率92.9%。2016年参加中玉科企联合测试东华北中熟春玉米(Ⅱ)组生产试验,亩产807.6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3%,增产点率85%;比对照吉单535增产18.4%,增产点率90%。
- 黄淮海夏玉米区:2017-2018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7.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
- 西北春玉米区:2017-2018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88.1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6%。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59.1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4%。
- 种植要点
-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质较肥沃的中等或中上等地块种植。在播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疏松、细碎,以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 播种时间:东华北春玉米区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为宜;黄淮海夏玉米组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初到6月20号;西北春玉米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
- 种植密度:东华北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亩适宜密度4000-4500株;黄淮海夏玉米区每亩适宜种植密度4500株。
- 施肥管理:在施肥方面,要注重基肥的施用,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以上,磷酸二铵10-15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在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25-30千克,或一次施入玉米复合肥40-50千克。
- 病虫害防治:东单507在不同种植区域有不同的病虫害防治重点。在黄淮海夏玉米区,要注意防治穗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锈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在苗期注意喷施杀虫剂防治灰飞虱以预防粗缩病。西北春玉米区和东华北春玉米区则要注意防治穗腐病、粘虫、玉米螟等病虫害,同时在东华北春玉米区还要重点防治大斑病、灰斑病和丝黑穗病。
- 适宜区域
- 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包括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部分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丘陵及河川中熟区和承德市中南部中熟区,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盆地区和中部及东南部丘陵区等。
- 黄淮海夏玉米区:包括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
- 西北春玉米区:包括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大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市大部分地区,陕西省榆林地区、延安地区,宁夏引扬黄灌区,甘肃省陇南市、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及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大部分地区,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