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月季花
月季花(学名:RosachinensisJacq.),又名月月花、月月红、胜春、长春花等,为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形态特征
- 枝干:树高1-2m,小枝近无毛,有短粗钩状皮刺或无刺。
- 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个,稀7个,呈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近无毛,叶面暗绿色且常带光泽,叶背颜色较浅。
- 花朵:单生或多个花朵集生组成伞形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单个花朵直径4-5cm。花瓣重瓣至半重瓣,呈红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先端有凹缺,基部楔形。花型有盘状型和杯状型等。植物月季花
- 果实:由花托膨大后形成,红色蔷薇果呈卵球形或梨形,长1-2cm,成熟时萼片脱落。
生长习性
- 光照:喜光,长日照有利于其生长开花,日照时长12h以上有利于花期提前且花朵大,最适宜光照强度为1万-5万lx。
- 温度:耐寒、耐热,对温度有良好的适应性,能耐-30℃的低温和40℃的高温,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6-25℃。
- 水分:喜水,但不耐湿涝,喜生长在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地方,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80%。
-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耐盐碱,喜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在稍微黏重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主要品类
- 藤本月季:为藤性灌木,植株较高大,攀援生长型,根系发达,抗性极强,四季开花不断,可形成花球、花柱、花墙、花海等景观,如御用马车、光谱、大游行等品种。植物藤本月季
- 大花茶香月季:现代月季的主体部分,植株健壮,花朵大,单生或群花,花型高雅优美,花色众多鲜艳明快,具有芳香气味,观赏性强,如廷沃尔特、金凤凰、绯扇等品种。植物大花茶香月季
- 丰花月季:丛生性落叶灌木,扩张型生长,花单瓣或重瓣,花繁密,花期长,春末至秋季均开花,常见的有冰山、火王、金玛丽等。植物丰花月季
- 微型月季:株型矮小,株高30-40厘米,花小,花径一般2-4厘米,花色丰富,花形有单瓣与重瓣之分,花芳香,花期长,如绿冰、金丝雀等品种。植物微型月季
- 树状月季:又称月季树、玫瑰树,是由一个直立树干通过园艺手段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月季类型,造型多样,有圆球型、扇面型、瀑布型等。植物树状月季
- 地被月季: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匍匐扩张型生长、高度20厘米以下,每株一年萌生50个分枝以上,枝条触地生根,四季花期不断,如巴西诺等品种。植物地被月季
主要价值
- 观赏价值:有“花中皇后”的美誉,可用来制作花境、布置花坛、制作花篱和花边,也可营建专类园。其切花经济价值高,需求量大,可实现周年生产、四季供应。
- 药用价值:月季花的花朵、叶和根等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花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等;叶具有活血消肿、解毒、止血的作用;根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跌打损伤等。
栽培历史
中国栽植月季历史悠久,汉代大规模进行庭院栽植,唐宋时期迅速发展,明清时期相关花卉专著记录的月季花栽培品种达100种以上。18世纪80年代,中国月季花经印度传至英国、法国,1867年法国育种家育成了第一个现代月季品种“法兰西”,20世纪现代月季返回中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花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