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植物是吃昆虫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虫植物:
- 猪笼草: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其拥有独特的圆筒形捕虫笼,笼口有盖子,笼子下半部分稍膨大,形状类似猪笼故而得名。笼内能分泌出具有蜜汁香味的液体,吸引蚂蚁、蜘蛛、苍蝇等昆虫,昆虫进入笼中后,会因内壁光滑的蜡质而滑落瓶内,很难爬出,最后被瓶底分泌的酸性消化液淹死并分解消化。植物猪笼草
- 茅膏菜:茅膏菜科茅膏菜属,叶子上的腺毛顶端有许多粘液,能散发香味吸引昆虫。当昆虫落到叶片上,会被腺毛分泌的粘液粘住,此时茅膏菜的叶片会迅速卷起来,把昆虫圈住,防止其逃跑,同时分泌酸性物质进行消化。植物茅膏菜
- 捕蝇草: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其左右对称的叶子形成夹子状的捕虫器,叶缘能分泌蜜汁来引诱昆虫。在捕虫夹内侧有针状细毛,用于侦测昆虫是否走到合适的位置。当昆虫碰触到感应毛两次,左右的叶子会迅速合起来,两端的毛交错形成类似两排锋利牙齿的牢笼,将昆虫困住,随后分泌消化液分解并吸收昆虫体内的蛋白质。植物捕蝇草
- 狸藻:狸藻科狸藻属,是一种水生食虫植物。其叶上生有可以开口的捕虫囊,囊的外部有一些触毛,当水蚤、孑孓等小生物被捕虫囊分泌的蜜汁吸引来到囊口,一旦碰触感应毛,捕虫囊会迅速鼓起,打开膜瓣将囊口的水流连同“猎物”一起吸入囊中,并迅速关上膜瓣,接着囊内壁开始分泌消化液,吸收小生物体。植物狸藻
- 捕虫堇:狸藻科捕虫堇属,叶片正面可以分泌粘液和消化液,当蚂蚁、蚊子等小昆虫来到叶片上时,就会被粘在上面,并开始分泌消化液进行消化。消化液除了能分解猎物,还具有杀菌作用,可防止在消化过程中猎物发生腐败。植物捕虫堇
- 瓶子草:瓶子草科瓶子草属,光滑的瓶口处能分泌蜜汁,靠瓶盖一侧长有许多向下的刺毛,延伸至整个瓶盖内侧。昆虫被蜜汁吸引来到瓶口,容易滑落瓶内,而刺毛则阻止昆虫爬出,瓶内的消化液会将昆虫分解消化。植物瓶子草
- 花柱草:花柱草科花柱草属,花萼上面布满了像茅膏菜一样的腺毛和露珠,虽然比茅膏菜的露珠小很多,但也能捕捉非常小的昆虫。此外,花柱草拥有极为神奇的花柱攻击授粉方式,当昆虫靠近花朵时,花柱会迅速弹出,将花粉涂抹在昆虫身上,完成授粉的同时,也有可能将昆虫捕获。植物花柱草
- 土瓶草:土瓶草科土瓶草属,有正常叶和瓶状叶(捕虫叶)两种形态叶片,捕虫原理和瓶子草基本相同,但布置陷阱的方法不同。瓶子草靠蜜腺吸引猎物,而土瓶草则抛开了实物引诱的原始手段,通过模拟昆虫的栖息地等方式吸引昆虫,昆虫进入瓶状叶后,很难逃出,最终被消化液分解吸收。植物土瓶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