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是
一、自身条件

- 具有完整的胚:胚是种子最主要的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完整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关键,胚的任何一部分受损,种子都可能无法正常萌发。例如,在解剖种子时,如果不小心破坏了胚根,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就无法正常长出根系。
- 具有活力的胚:种子的胚必须是活的,才能在适宜的条件下启动萌发过程。有些种子存放时间过长,胚可能会失去活力,就不能萌发了。像古莲子,因为深埋地下,长期处于缺氧、低温等特殊环境,其胚处于休眠状态,但依然有活力,在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萌发。
- 种子不在休眠期: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会立即萌发,而是进入休眠状态。这是植物为了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如严寒、干旱等)而形成的一种适应性。例如,温带地区的一些植物种子在秋天成熟后,会进入休眠状态,直到经过冬天的低温处理(春化作用)后,才会在来年春天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萌发。
二、环境条件
- 适宜的温度: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一般来说,种子萌发有一个最适温度范围。例如,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15 - 20℃,而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30 - 3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内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种子萌发。如果温度过低,种子内的生理活动会变得缓慢;温度过高,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导致种子无法正常萌发。
- 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需要吸收足够的水分。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有利于胚突破种皮;同时,水分还能使种子内部的贮藏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等)变成溶胶状态,便于胚吸收利用。例如,豆类种子在萌发时会吸收大量的水分,使种子体积膨胀。
- 充足的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氧呼吸,以提供能量。空气不足会导致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等有害物质,使种子中毒死亡。例如,在播种时,如果土壤过于黏重、排水不良,会使土壤中空气不足,影响种子萌发。
上一篇:金钱树适合用什么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