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蜈蚣养殖方法
常见的蜈蚣养殖方法有以下几种:
箱养法
- 养殖箱制作:选用长、宽、高为6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木箱或塑料箱。在箱底铺上10厘米左右厚的饲养土,饲养土可用腐殖土、沙土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要求疏松、肥沃、潮湿且富含腐殖质。
- 设置栖息环境:箱内放置一些瓦片、碎砖等,为蜈蚣提供栖息和隐蔽的场所。瓦片和碎砖要堆叠成有空隙的形状,以便蜈蚣钻入其中。
- 控制温湿度:通过在箱内放置温湿度计来监测,温度保持在25-32℃,湿度控制在60%-70%。可通过在箱内放置水盘、定期喷水等方式调节湿度。
- 投喂食物:以黄粉虫、蚯蚓、蝇蛆等昆虫及小动物为主,也可适量投喂一些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菜叶等。一般每隔2-3天投喂一次,根据蜈蚣的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池养法
- 养殖池建造:在室内或室外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养殖池。养殖池一般为长方形,用砖和水泥砌成,池高50-60厘米,池底和池壁要抹光滑,防止蜈蚣逃跑。池底铺10-15厘米厚的饲养土。
- 设置隔离带:在养殖池的四周设置一条宽10-15厘米的水沟,沟内注水,形成一个隔离带,防止蜈蚣外逃和天敌入侵。
- 搭建栖息平台:在池内用瓦片、砖块等搭建多层栖息平台,供蜈蚣栖息和活动。平台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便于蜈蚣爬行和觅食。
- 日常管理:每天要检查养殖池的设施是否完好,观察蜈蚣的活动、摄食和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池内的残饵、粪便和病死蜈蚣,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缸养法
- 选择养殖缸:选用直径为50-80厘米的陶瓷缸或塑料缸。缸底先铺一层5-8厘米厚的粗沙,再在粗沙上铺上10厘米左右厚的饲养土。
- 布置缸内环境:缸内放置一些树枝、竹筒等,为蜈蚣提供攀附和栖息的地方。在缸口盖上有小孔的盖子,以保证通风和防止蜈蚣逃出。
- 控制养殖密度:根据缸的大小合理控制蜈蚣的养殖数量,一般每缸可养殖50-100条蜈蚣。密度过大会导致蜈蚣之间相互争斗和残杀。
- 疾病防治:定期对养殖缸和蜈蚣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发现蜈蚣有异常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
立体养殖法
- 搭建养殖架:用角钢、木材等材料搭建多层养殖架,每层之间的高度为30-40厘米。养殖架要固定牢固,防止倒塌。
- 放置养殖容器:在养殖架的每层上放置养殖箱或养殖盘,养殖箱或养殖盘的大小要根据养殖架的尺寸来确定。养殖容器内同样要铺设饲养土和设置栖息环境。
- 分层管理:根据蜈蚣的大小、年龄和性别等进行分层养殖,便于管理和投喂。在投喂时,要注意从上层到下层依次投喂,避免食物残渣掉入下层影响下层蜈蚣的生活环境。
- 空间利用与通风:立体养殖法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养殖效率。但要注意保持养殖架之间的通风良好,避免因通风不畅导致湿度过高和疾病传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