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养花知识

四川蕨类植物有哪些

时间:2025-03-05作者:admin分类:养花知识浏览:17评论:0

四川的蕨类植物种类丰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蕨类植物:
蹄盖蕨科

  • 川滇蹄盖蕨:分布于四川的大相岭、丹巴、峨眉山等地。能育叶长25-120厘米,叶柄黑褐色,向上禾秆色。叶片长三角形或三角状长圆形,一回羽状,羽片全裂至二回羽状,小羽片深羽裂。孢子囊群短线形、弯钩形,少为马蹄形。
  • 光叶蕨:四川特有的珍稀濒危蕨类,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雅安市天全县等地,生长在温带阔叶林下阴湿处。植株高约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近生,叶片狭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

鳞毛蕨科
  • 阔鳞鳞毛蕨:在四川多地有分布。植株高约60-100厘米,根状茎粗壮,直立。叶簇生,叶柄基部密被阔披针形、棕色至褐棕色的鳞片。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边缘有锯齿。
  • 东京鳞毛蕨:较为少见,在四川部分地区有发现。根状茎横卧或斜升,叶近生或簇生,叶柄禾秆色,基部密被鳞片。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三回羽状浅裂,末回小羽片边缘有尖锯齿。

凤尾蕨科
  • 凤尾蕨:广泛分布于四川各地。植株高30-7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横卧。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边缘有锯齿;能育叶羽片狭线形,孢子囊群沿羽片边缘分布。
  • 斜羽凤尾蕨:常见于四川的林下或溪边。植株高50-10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片一回羽状,羽片斜展,披针形,边缘有浅锯齿,叶脉明显,小脉二叉分枝。

水龙骨科
  • 石韦:分布广泛,多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生鳞片。叶远生,革质,披针形至长圆形,上面绿色,有小凹点,下面密被星状毛和孢子囊群。
  • 瓦韦:种类较多,如常见的瓦韦、阔叶瓦韦、粤瓦韦等。根状茎横走,密被鳞片。叶近生或远生,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质地较薄,孢子囊群圆形,在中脉两侧各排成一行。

碗蕨科
  • 细毛碗蕨:在四川的高山灌丛和草甸带等区域有分布。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被淡棕色柔毛。叶远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三至四回羽状分裂,小羽片边缘有细锯齿。
  • 边缘鳞盖蕨:多生长在山坡林下或溪边。植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棕色柔毛。叶近生,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二回羽状,羽片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盖碗状,着生于小脉末端。

中国蕨科
  • 金粉蕨:常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叶簇生,叶片卵状三角形至五角形,三回羽状分裂,羽片边缘有锯齿,下面被金黄色粉末状的孢子囊群。
  • 银粉背蕨:多生长在岩石缝隙中。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密被鳞片。叶簇生,叶片五角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背面被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孢子囊群沿羽片边缘分布。

桫椤科
  • 桫椤: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四川部分地区有分布。植株高大,可达数米,茎干直立,不分枝。叶大型,三回羽状深裂,羽片长圆形,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分叉处。

石松科
  • 石松:广泛分布于四川各地的山地林下。植株匍匐茎细长,蔓延生长,直立茎高10-30厘米。叶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齿,孢子囊穗生于直立茎顶端。

卷柏科
  • 卷柏:多生长在岩石上,耐旱性强。植株高5-15厘米,主茎直立,下部不分枝,上部多分枝。叶小型,覆瓦状排列,孢子叶穗四棱形,孢子囊圆肾形。

木贼科
  • 木贼:常见于河边、溪边等湿润环境。植株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中空,有节,表面有纵棱。叶退化为鞘状,包围在茎节上,孢子囊穗生于茎顶。

肾蕨科
  • 肾蕨:常生长在林下、溪边等阴湿环境。植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直立,被鳞片。叶簇生,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披针形,边缘有疏浅钝齿,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背面的中脉两侧。

乌毛蕨科
  • 乌毛蕨:分布于四川部分地区,植株高60-150厘米,根状茎粗壮,直立。叶簇生,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小脉两侧排列。

铁线蕨科
  • 铁线蕨:多生长在溪边、林下等阴湿环境。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棕色鳞片。叶远生,叶片卵状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复叶,羽片扇形,边缘有浅裂,叶脉扇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边缘。

鹿角蕨科
  • 鹿角蕨:是一种附生蕨类,在四川部分地区有栽培或少量野生分布。植株呈二型叶,不育叶圆形或椭圆形,贴生于树干上;能育叶分叉成鹿角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

金星蕨科
  • 金星蕨:常见于四川的山坡林下、山谷溪边等环境。植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叶近生,叶片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圆肾形。

瘤足蕨科
  • 华中瘤足蕨:分布于四川等地的山地林下。植株高40-8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簇生,叶柄长,叶片长圆形,一回羽状,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边缘。

球子蕨科
  • 东方夹果蕨:生长在四川的山地林下。植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簇生,叶柄长,叶片长圆形,一回羽状,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边缘。

瓶儿小草科
  • 瓶儿小草:多生长在林下、草丛等阴湿环境。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单生,从根状茎顶端生出,叶片长卵形至披针形,全缘,孢子囊穗生于叶的背面中脉上。

海金沙科
  • 海金沙: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植株藤本状,长可达数米。叶对生,二回羽状复叶,羽片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穗生于羽片边缘,呈流苏状,孢子囊球形,成熟时呈棕褐色。

槐叶苹科
  • 槐叶苹:生长在池塘、水田等水域环境。植株漂浮水面,茎细长,横走,有毛。叶三叶轮生,其中二叶漂浮水面,呈长圆形至椭圆形,表面有乳头状突起,背面有毛,另一叶细裂成须状,悬垂水中,孢子果有大小两种,分别生于不同的叶腋内。

满江红科
  • 满江红:常见于水田、池塘等水域。植株细小,呈三角形或圆形,漂浮水面。叶小型,无柄,互生,覆瓦状排列,叶片分裂为上下两部分,上裂片绿色,下裂片沉于水中,孢子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裂片上。

里白科
  • 里白:多生长在山坡林下、灌丛中。植株高1-3米,根状茎横走,被鳞片。叶远生,叶柄长,叶片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边缘。

膜蕨科
  • 华东膜蕨:生长在阴湿的林下、溪边等环境。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纤细,横走,被鳞片。叶远生,叶片薄膜质,卵形至长圆形,三至四回羽状细裂,裂片线形,孢子囊群生于裂片顶端,囊群盖扁球形。

骨碎补科
  • 骨碎补:常附生于树干、岩石上。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密被鳞片。叶远生,叶片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肾形。

叉蕨科
  • 三叉蕨:分布于四川部分地区的林下或灌丛中。植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鳞片。叶簇生,叶柄长,叶片三角形或五角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

肿足蕨科
  • 肿足蕨:多生长在石灰岩山地的岩石缝隙中。植株高20-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叶簇生,叶柄基部膨大,被鳞片,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圆肾形。

鳞始蕨科
  • 乌蕨:常见于山坡林下、溪边等环境。植株高30-6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被鳞片。叶近生,叶片披针形,三至四回羽状分裂,羽片线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杯形。

紫萁科
  • 紫萁:生长在山坡林下、溪边等湿润环境。植株高30-10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叶片长圆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圆肾形。

石杉科
  • 四川石杉:分布于四川等地的山地林下。植株矮小,高5-15厘米,茎直立或斜升,二叉分枝。叶螺旋状排列,线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齿,孢子囊生于叶腋,孢子叶与营养叶相似。

松叶蕨科
  • 松叶蕨:常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植株高10-30厘米,茎直立或斜升,多回二叉分枝。叶退化为鳞片状,孢子囊生于枝顶,呈球形,三瓣裂,孢子黄色。

水韭科
  • 中华水韭: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四川有少量分布。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呈2-4瓣。叶线形,丛生,草质,孢子囊椭圆形,生于叶基部的腹面。

肾蕨科
  • 长叶肾蕨:多生长在林下、溪边等阴湿环境。植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直立,被鳞片。叶簇生,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披针形,边缘有疏浅钝齿,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背面的中脉两侧。

铁角蕨科
  • 铁角蕨:常见于林下、溪边等阴湿环境。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鳞片。叶簇生,叶柄长,叶片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线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圆形。

凤丫蕨科
  • 凤丫蕨:分布于四川等地的山地林下。植株高60-150厘米,根状茎横走,被鳞片。叶远生,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圆形。

球盖蕨科
  • 瘤蕨:常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横走,被鳞片。叶远生,叶片卵形至长圆形,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圆形。

瓶儿小草科
  • 狭叶瓶儿小草:多生长在林下、草丛等阴湿环境。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单生,从根状茎顶端生出,叶片长卵形至披针形,全缘,孢子囊穗生于叶的背面中脉上。

中国蕨科
  • 粉背蕨:常生长在山坡林下、灌丛中。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密被鳞片。叶簇生,叶片五角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背面被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孢子囊群沿羽片边缘分布。

蚌壳蕨科
  • 金毛狗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四川部分地区有分布。植株高1-3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密被金黄色长柔毛。叶簇生,叶柄长,叶片大,三回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两瓣状,形似蚌壳。

鳞毛蕨科
  • 黑足鳞毛蕨:分布于四川等地的山地林下。植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叶簇生,叶柄基部黑色,向上渐变为禾秆色,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圆肾形。

蹄盖蕨科
  • 长江蹄盖蕨:生长在四川的山地林下、溪边等环境。植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叶簇生,叶柄长,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边缘有锯齿,叶脉羽状,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小脉顶端,囊群盖圆形。

铁线蕨科
  • 扇叶铁线蕨:常见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鳞片。叶簇生,叶柄长,叶片扇形,二至三回羽状复叶,羽片扇形,边缘有浅裂,叶脉扇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羽片边缘。

凤尾蕨科
  • 蜈蚣草:分布广泛,多生长在山坡林下、路边等环境。植株高3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横卧。叶二型,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边缘有锯齿;能育叶羽片狭线形,孢子囊群沿羽片边缘分布。植物蜈蚣草

金星蕨科
  • 渐尖毛蕨:常见于四川的山坡林下、山谷溪边等环境。植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叶近生,叶片披针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友南绿植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